天猫千年光盘 m disc和千年光盘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千年光盘 m disc,以及千年光盘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24K限量收藏版瑞鸣《那些年我们唱过的日本歌》开启预售

瑞鸣唱片24K限量收藏版

《那些年我们唱过的日本歌》

开启预售!

2003年,随着第一张演奏专辑创作完成,一个全新的音乐品牌诞生——瑞鸣音乐·Rhymoi Music。

瑞鸣音乐的每张作品、每个脚步,令业内和世界各地听众愈加关注。十七年来,瑞鸣制作的作品曾多次获“美国独立音乐大奖”“全球音乐奖”“英国TOP OF WORLD ALBUM”“中国金唱片奖”“中华优秀出版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等一百六十余个奖项。付出终有回报,口碑和销量证明了听众的慧眼识英,也证明了天道酬勤的古老格言。

24K Gold CD

•新索是索尼在中国大陆唯一的光盘生产企业,执行索尼全球的质量标准。索尼是CD的发明者(Phillips),还是DVD,BD,4K UHD的国际标准主导者。新索生产的系列光盘包括:CD,纯银CD,BSCD,24K Gold Disc,Blu-rayAudio还有DVD5,DVD9,BD25和BD50。

•24KGold Disc 特点:BLR母盘制作技术,BSCD高分子高透聚碳酸酯,99.99%纯金反射层。CD生产线的在线反射层检测控制,反复测试确定的纯金反射层厚度;特殊的CD注塑程序,提高CD的高复制率,检查报告参数优于普通CD。

•除音乐内容版权,碟片本身的价值(假金碟和纯金碟直观比较)。金靶制作使用99.99%千足金,要求加工精度+0mm;-0.05mm,制成金靶的黄金用量价值二百万人民币(,每次生产金靶领用和入库都由生产,仓库,财务三方称重记录。

•严格的数量管控,前后道工序点数,签字确认;生产过程次品和多余的碟片都有专人负责集中收集统一消信粉碎。严控客户的音乐产权保护。

 

2020瑞鸣全新出发,评选广大发烧友最喜爱的专辑制作24K限量收藏金碟,让广大听众有更好的视听体验,本次为大家带来的是一份尊贵而神秘的礼物——《那些年我们唱过的日本歌》!

那些年我们唱过的日本歌

24K限量收藏版

SONGS OF JAPAN, MEMORIES OF AN ERA

东京清凉的月光

照亮途人独自前行的石板路

冲绳潮热的海风

吹动山崖间盛开的红艳花朵

在同一片夜空下

聆听那悠扬醇厚的熟悉歌声

穿越时间与地域

讲述铭刻在音乐中的往昔故事

金黄的落叶,伴随秋日的回忆,悠然飘散。暮色中隐约回荡的温暖歌声,带来属于青春岁月的怀旧气息。时光的另一端,来自海峡对岸的抒情曲调,在百货商店门口悬挂的高音喇叭中沙沙作响。遍布街头巷角的歌舞厅里,年轻的身影,在五光十色的彩球灯照射下,将时下最流行的歌曲纵情高唱。深夜电台中播放的港台音乐,又曾经陪伴着多少人,度过一个个或寂寞或忙碌的无眠之夜。

在那既亲切而又遥远的年代里,来自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流行歌曲,凭借着新颖的韵律和真挚的情感,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一代人心中永不褪色的音乐印记。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那些时至今日依然备受喜爱,并且深深影响了两岸三地流行文化的华语金曲,竟然很多都来自于比邻而居的东瀛岛国。谁能听出,周华健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花心》中,隐含着冲绳群岛的潮热海风气息。曾经在暗夜中点亮了无数心灵的《祈祷》,原本却是一首流传于京都山野中的哀婉歌谣《竹田摇篮曲》。1970年代末红透日本歌坛的演歌《旅伴》,则幻化为了邓丽君那首洋溢着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的《山茶花》。

本专辑收录的十一首柔情醇美的歌曲,曲名看似陌生,然而由它们翻唱而来的众多中文歌曲,早已成为斑斓的青春记忆中无处不在的背景乐。这些歌曲的原唱歌手及创作者,如中岛美雪、玉置浩二、五轮真弓等日本著名音乐人,对1980年代后的中国华语流行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堪称撑起华语乐坛“半壁江山”。音乐制作人叶云川,希望通过重新用原文诠释这些歌曲,带领聆听者逐本朔源,回顾自邓丽君时代开始,华语乐坛凭借对日本音乐的学习借鉴而不断成长的历程。在此同时,他也希望能够以此激发当下中国华语音乐人的创作意识,呼唤兼具世界性和民族性的优秀流行作品。

继大受好评的专辑《伊豆的舞女》之后,制作人叶云川再度与原班国际顶尖音乐人合作,于东京最佳爵士录音棚创制佳作,以模拟磁带的载录,和众多顶级模拟器材的打磨,令动人乐歌温暖呈现。这些在中日乐坛都曾经掀起热潮的经典旋律,在著名爵士钢琴家Simon Cosgrove的重新编创下,被赋予了爵士乐即兴自由的气质,而又不失原曲的精神内蕴。在日本爵士界备受好评的两位女歌手浩子Williams、国贞雅子,以及另外两位唱功非凡的日本歌手,则以充满丰沛情感的磁性声线,令人在熟悉的曲调中怡然迷醉。

 

从千年前东渡沧海,在东瀛列岛落地生根的唐宋之音,到如今回荡在街头巷尾,融入了中国人时代记忆的日本歌曲旋律。人类对美好音乐的感知,能够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温暖醇厚的深情之歌,在此为走遍天涯、阅尽千帆的行旅者,唤回青春岁月中的人间烟火,与遥远朦胧的浪漫记忆。

曲目

01.恋人啊(中文版:忘不了你)恋人よ Oh, My Lover 国贞雅子 5:58

02.竹田摇篮曲(中文版:祈祷) 竹田の子守唄 Takeda Lullaby 浩子Williams、国贞雅子 4:29

03.习惯孤独(中文版:漫步人生路) ひとり上手 Getting Along with Loneliness国贞雅子 5:42

04.六月的摇篮曲(中文版:九月的故事)六月の子守唄 Lullaby in June 和田明 5:09

05.幻化成风(中文版:小手拉大手)風になる Into the Wind 浩子Williams 5:36

06.向着未来(中文版:后来) 未来へ Towards the Future 名知玲美 6:00

07.酒红色的心(中文版:酒红色的心)ワインレッドの心 Heart in Burgundy 和田明 4:45

08.旅伴(中文版:山茶花)みちづれ Travelling Companion 浩子Williams 6:22

09.月半小夜曲(中文版:月半小夜曲) ハーフムーン・セレナーデHalfmoonSerenade 名知玲美 6:54

10.月(中文版:望月)The Moon 和田明 4:54

11.花(中文版:花心)Hana“Heartof a Flower” 国贞雅子 6:11

今日起瑞鸣唱片24K限量收藏版

《那些年我们唱过的日本歌》

在瑞鸣官方微店开启预售!

 

预售订单于11月12日陆续发货,购买预售唱片享受9.5折优惠另随单赠送瑞鸣定制鼠标垫(此优惠不与其他优惠共享)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4041896442&wfr=decorate_shop_qrcode_tpl_3231&ifr=decorate_shop_qrcode_tpl_3231&spider_token=fbc1

歌声从来没有停过 _ 特稿

< I want to tell you a Story about Music > — NJU

歌声从来没有停过

◆ ◆ ◆ ◆ ◆

2003年,一种突如其来的呼吸道传染病刺痛了整个世界的神经。科学家把这种传染性强、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命名为“非典”。

阴影很快从香港入侵内地。物理意义上的初夏高温蔓延到了人们的精神,“非典”几乎成为带有着灼热气焰的死亡的替代词。居民们祈祷着所在的城市足够幸运,但是瘟神的脚步并不因此而踌躇。

4月30号,南京市的首例非典疑似患者在鼓楼区被发现。

这就像在绸缎上扯开了一个口子。冶山道院等九处居民区被封锁,全市9000多人陷入了隔离的境地。部分高校封校,几万名学生没有特殊通行证就无法踏出校门一步。

由于特殊开放构造,南大浦口校区仅仅停了大部分课程而并未封校。但是在这非典时期的偏僻郊区,很少有学生冒着生命危险随意外出,只有那些“不怕死的”还在来来去去。偌大的浦口大学城像是暑日里昏睡的巨兽。

99级法学专业本科生的徐杨斌算是“不怕死的学生”之一。跨出校门的他,目的地是中华门附近的一个录音棚。在那儿,《影秋》团队的其他成员等待着他。

《影秋》专辑内页主创介绍

图片来源:侯印国老湿微信公众号

平常,这个在全省数一数二的录音棚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晚会歌曲录制,而现在,一群南大学生把它租了下来。租金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徐杨斌从投资人“老哥”手中拿到的几十万大部分都烧在了这个小房间上。

由于当时手机还不普及,大家都约好了,如约而至,陆续走进房间,摘下口罩。大多数人是专辑音乐总监徐杨斌的师弟师妹,被徐通过团委、学生会的各路熟人搜罗到,一番筛选后成为《影秋》的制作成员。这其中,有2001年校园十大歌手的冠军刘悦,之后她被众人熟知的身份是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刘欢战队的成员;也有宋滦,上海八舍咖啡的200名众筹股东之一;还有杨靓,现在的她是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幸福的母亲;以及化名为“陈小二”的李志,那时他还未从东南大学肄业,离他在民谣届声名鹊起也还有段日子

三个月后,非典还未退潮之时,经由众人之手,南大的第一张原创音乐专辑《影秋》在这个录音棚里诞生了。专辑发售会由南京著名主持人主持,5000张专辑问世后销售一空,电台里播放着专辑里的一首首歌曲。之后的多年时间里,全国高校的音乐人都把这张《影秋》视为校园音乐的经典之作。

南京大学首张学生原创音乐专辑《影秋》封面

图片来源:宋滦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 ◆ ◆ ◆ ◆

给素未谋面的学生一次性汇款数十万元,这听起来像是法制节目里的诈骗案例。

当“老哥”通过qq联系到上大四的徐杨斌时,后者刚整理完大学时写过的歌。其时“老哥”已经从武汉大学毕业了十几年,作为出品人和投资人出版了母校的第一张音乐专辑。听到了这个大四男生发布在网上的原创歌曲,“老哥”顺藤摸瓜地找到了小百合bbs上的徐杨斌。他在通话中提出,愿意帮助南大学生出一张原创专辑。

“‘老哥’面都没见过就给你(徐)的卡里打了几十万?你还没有跑路?太神奇了!”徐杨斌的朋友们至今听到这个故事,仍旧非常纳罕。事实上,两人第一次见面已经是专辑面世之后的事了。

杨靓对学长徐杨斌的评价是“没有他,就没有《影秋》,”徐杨斌的确是这场青春梦幻的造梦者。他个人的能力和魅力为专辑制作的提供了催化剂。当然,这也意味着做出某些必要的抉择——比如放弃专辑中审视社会的音乐,大量保留爱情元素,“要吻合听众的需求,对投资人负责。”果断的决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现在所从事的娱乐投资行业。

“《影秋》鼓楼签售会

左四:江苏著名电台主持人文岚”

专辑问世之后,小百合上有ID发文指责徐杨斌擅自改动他人原创的词曲,他实名跟帖,“我也不是个擅长言辞的人,了解我的同学,都知道我的为人和性格。”当时的他如是回复。人到中年,他告诉南青记者,“之后遇到的质疑比这个严重的多了。而且你看,我们的团队到现在关系还是很好啊。”

《影秋》主创合照,2003年

图片来源:宋滦

《九七年的夏天》是《影秋》里保留的唯一一首徐杨斌高中写的歌。“九七年的那个夏天/我们曾经有过誓言/说过要这样呆在一起永远不变”,1997年,那时的徐杨斌还在读高二,正经历着人生中的第一场恋爱

2003年,新的千年还没完全褪去上个世纪的蝉衣。上大学的刘悦还用着MD机听音乐。这种机器的流行得益于CD机的没落和mp3出现之间的空白。一张碟片的内存只有64兆,刚刚够一张专辑的大小。

Mini Disc Player

图片来源:网络

那时候周杰伦已经横空出世,初垦着音乐疆土,但不少人还对这种“哼哼唧唧”的调子感到莫名其妙;齐秦、熊天平、许美静和许茹芸并称为歌坛的“二王二后”,拥趸甚众;02年的《骑士精神》和次年的《看我七十二变》,让大家突然发现长着一张大嘴的蔡依林如此性感……

当年的刘悦在华语乐坛中最喜欢陶喆——事后被追认为华语流行乐坛R&B风格开创者的歌手。从陶喆的音乐中听到了“阿卡贝拉”这种新鲜的音乐形式后,名为“Inspiration”的无伴奏合唱团被刘悦和朋友组建了起来。合唱团常常在力行馆画室的门口排练,引得在馆内排戏的学生出来听歌。之后,“Inspiration”横扫南京的各音乐比赛冠军,“江苏卫视的编导都已经说不要来参加这个比赛了、给别人一条活路吧。”

浦口校区力行馆全景

图片来源:宋滦

从99年到03年,南大浦园正经历着一场“文艺小复兴”,排戏的学生不在少数。《虞美人》、《人间爱》、《天堂岁月》等话剧风靡校园。这些话剧的主创之一张嘉佳也为专辑填了词。校园里充满着浪漫和文艺的气息。数本原创刊物在不大校园里流传如传说,其中就包括徐杨斌曾担任过编辑的《凝眸》。某种程度上,偏僻的地缘条件点燃了浦口一代旺盛的创作热情。龙王山脚下的浦园周围差不多都是郊区,后山甚至还有农民种的毛桃。“进城去“成为一件体力活,起码要坐1个半小时的149路公交车才能到达市区的广州路。于是在与外界的相对隔绝中,学生们不得不学会用“创造”和“闹腾”来让生活免于呆板

“正因为人生无常,当时的学生才更有动力,留下点纪念才更为重要。”目睹非典的肆虐,显然徐杨斌和朋友们把《影秋》的制作当作具有生命意义的事件。《影秋》已经不仅仅是一本青春纪念册,或出于爱好而玩票的娱乐,更成为他们在面对无常人生时发出的呐喊

专辑制作开始后,徐杨斌发现这和自己随便录着玩根本是两码事。“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经验啊!”说这句话时他甚至提高了音量。

说起来着手《影秋》的徐杨斌并非对于音乐制作毫无经验。他着迷的歌手是魔岩三杰。刚走进大学,他和朋友就组建了“青鸟”乐队,大二开始在校外当贝斯手,和“大哥哥”们玩音乐;堪称传奇的是他在大三获得了一笔奖学金,原因竟然是在力行馆开了一场座无虚席的个人演唱会。但是专辑的制作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或者一个乐队的事情,一整个团队已经上了这条船,更何况还有一个掏了钱的资助人。

缺少吉他手,他拉来了隔壁东大的好友李志。两人当时是各自高校数一数二的乐手,颇有惺惺相惜之意。没钱买好的吉他,“Inspiration”比赛赢得的奖品——一把雅马哈变箱琴被“充公”。李志就用这把琴录了整张专辑。“几乎每个人都动用了自己手上的资源。”

而留给徐杨斌深刻印象的,是多轨乐器的录制。“一般音棚不会动用这么多乐器,各种乐器一起录制的话,某个乐器出现瑕疵声音没法单独调整;单独录制音乐的感觉又达不到。”最后囿于设备条件,又经过反复的实验,专辑还是采用了单轨录制。

遇到困难的当然不止音乐总监一个人,但总的趋势是困难一个个被克服。杨靓把《秋梧桐》的录制过程定义为“比较顺利”,“这首歌难度比较大,好几个小节要求一口气唱完。唱的时候录音老师建议拼接录制,但是我还是坚持一口气唱完,”最后的效果,杨靓觉得也还不错。

三个多月的录制,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张风格多元的专辑:电子、民谣、古风、韩式情歌在《影秋》里都有迹可循。顺着“不完美却诚恳”的歌声按图索骥,听众往往能回到自己的大学时代。他们接受歌曲中的小瑕疵和不完美,就如同接受自己的青春并非毫无缺憾。

《影秋》歌曲列表

“小的时候,做什么事能让时间过得飞快并让你快乐,这个答案就是你在尘世的追求。”荣格的名言在古往今来的人们身上不断印证。这条近似的真理同样也在刘悦的身上起作用。

高中的时候,她每个月的零花钱是10块钱,一盒磁带的定价是9.8元。等到毕业,刘悦已经拥有了一整墙的磁带。她一遍一遍听着这些磁带,“A面B面12首歌都会唱,简直倒背如流,”11年在台湾参加比赛,袁惟仁笑称她应该改名“钱柜”。

后来,大学同学关于刘悦的回忆起往往是从新生文艺汇演上嗨翻全场的《最美》开始,以及十大歌星赛时,在停电的力行馆里,她从烛光中走出来;然后是毕业那年她参加第一届超女,朋友们“气急败坏的看着刘悦以微弱的差距止步全国赛。”

比赛结束了,作为212万高校毕业生之一的刘悦去了北京的一家晚会策划公司工作,公司最吸引她的是内部的录音棚,她没事就可以“录东西玩玩”

几年的蛰伏之后,刘悦在小百合上告诉大家要去台湾参加超级星光大道。参加比赛的重要原因是她在台湾的姨婆,这个1949年之后父母就再也没有见过的老人。六个月的比赛令刘悦身心俱疲,“每周都要录音,导演也会给每个选手形象的要求,”刘悦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一个减肥夏令营。

刘悦一度下定决心,参加超级星光大道是自己最后一次任性。她重新回到幕后,发现在舞台幕后的工作做得越来越深入,自己离舞台的距离却越来越远,直到好声音的编导找到刘悦。面对邀请,刘悦的问的第一句是“需要我辞职吗?”。“不影响日常生活”、“不给家人造成负担”,是她“追梦”的前提。最终,刘欢的加盟吸引她来到了四把转椅之前。

第二期节目播出后,全国观众都记住了这个唱《寂寞先生》的姑娘,甚至原唱曹格也转发了她的翻唱视频。在舞台上,刘悦哽咽了。了解她的人知道她的不容易,刘悦也与支持自己的人保有灵犀:“我知道同学们为什么一直关注我鼓励我,因为我,有幸代表着他们的那一部分不妥协”,“不是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但是,地球是圆的,你终会再次来到你的梦想面前

刘悦专辑《情歌难唱》封面

图片来源:网络

但另一方面,这个中文系的女孩像保存来年的种子一般保有着迷惘与困惑:“有孩子会来问我,要不要像我一样再坚持下去?可老实说,我自己都不知道应不应该这样不停地追梦追下去。”坚持、或者放弃,都是自己的选择。如果自信天分足以支持长久的、傻傻的付出,如果自己能够负担自己的生活,“就去追梦吧”

刘悦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刘欢战队学员

《影秋》发行十年后,当年的团队在南京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聚会。用徐杨斌的话来说,“男生们除了我都胖了,女生们还是依旧漂亮。”当年的少男少女纷纷迈入了他们的而立之年。《影秋》在所有人的青春轨迹上了刻下了同样的坐标,又目送他们驶向不同的生活之海。

《影秋》十年聚会 主创合影2003年VS2013年

图片来源:宋滦

如果没有八舍咖啡,宋滦可能还在寻找着某个音乐的归属地。毕业之后他去了上海的外企,下班的时间里,在舞台上唱歌的渴求蠢蠢欲动却无法满足。魔都的场子不少,但并不是每个场子都适合单纯的唱首歌,夜场嘈杂还有要求陪酒的,骗子也不少。曾经想唱歌到极点,喝醉了忍不住上台抢歌者的麦克。宋滦察觉到,离开了学校,他可以拥抱的舞台少之又少

宋滦2004 VS 2015

图片来源:宋滦

2014年,八舍咖啡通过校友众筹建立了起来,专门为已经毕业的高校学生提供舞台。八舍是曾经南大的宿舍名,起先是和宋滦一样的南大毕业校友来此地驻唱,慢慢发展到其他高校毕业生也慕名而来。现在的八舍已经在上海的音乐圈小有名气,周末的晚上人头攒动。

八舍咖啡Live照

图片来源:全球高校好声音微信公众号

3月份的小蓝鲸音乐节,杨靓回到母校重唱《秋梧桐》,上场前一遍遍背词。当年徐杨斌的小师妹已经成为了幸福的母亲。女儿的鹅蛋脸依稀有妈妈的神韵。朋友圈显示他们一家人最近去了银杏湖游乐园并且玩得非常畅快。

徐杨斌现在兼任奥飞传媒和娱猫科技的总裁,参与了《大圣归来》等影片的制作,回校分享过一次成功经验。刘悦签了满意的唱片公司,能让她出有质量的音乐而非口水歌。但是大环境的压力依然紧迫,当年张学友的《雪狼湖》亚洲发行量破千万,而现在专辑卖过10万张就是白金销量。

徐杨斌录制《职来职往》现场

图片来源:徐杨斌

聚会上有人提出要做《影秋2》,徐杨斌明白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景,大家都有各自忙的事业,“也回不到当年的状态了。”

1975年到1981年,杨弦等人给台湾带来了校园民歌黄金期。1994年,中国大陆的校园民歌时代来临。高晓松、老狼几乎一夜成名。其实这些曾经的校园歌手就像一代人的象征,有人如老狼平淡度日、有人如高晓松如鱼得水却不复当年样貌,有人如李健仿佛逃离了时间。

《影秋》的音乐会死去吗?也许会,也许不会。但肯定的是,校园音乐的生命力还依然茁壮。校园音乐来源于青年人,但不仅仅属于青年人,歌声里是全部人类的青春。即使被视为校园音乐圣地的静园草坪不在了,八舍也不复当年,可谁又能说校园音乐已经死去了呐?

美编 / 王莉莉

文 / 三火 孟烨雯

记者 / 孟叶雯 陈昱姝 王夏桥

责编 /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