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幼伙年造造出售110万个喜饼昨年天猫网销量天下第一

每天下午2点,在海阳市如意传统喜饼店前,一箱箱封装好的喜饼顺着二楼窗口倾斜下来的布带欢快地滚落,顺丰快递小哥在下端接货,将这些喜饼发往全国各地。这是喜饼店老板、海阳传统喜饼非遗传承人初青钢想到的最节省人力的运输方法。2020年,110万个喜饼散发着香甜味从这里发出,其中天猫店铺销量50万个,全国排名第一。小喜饼俨然成为饮食文化大使,让各地众多的人知道了海阳。

2012年的3月4日,22岁的初青钢做了第一个喜饼,从此他与喜饼结缘。如今他的喜饼店已经走过9年,并且远近闻名,小喜饼圆了他的事业梦想。

4月11日,记者走进如意传统喜饼店,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13个大型电饼铛一字排开,工人们正在忙着烙喜饼,架子上还摆放着成百上千个醒发中的喜饼胚,初青钢则在一旁指导来自莱州、青岛、临沂、天津、北京的学徒做喜饼。

一个年轻小伙儿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婆婆妈妈”的活计?忙里偷闲,初青钢为记者讲述了他和喜饼的故事。

海阳传统喜饼,俗称媳妇饼、果饼、火烧,是胶东半岛民间特有的面食、美食,有似鲁西南一带的杠子头一样有名气。海阳境内自古就有婚礼制作大喜饼的习俗。“抬新娘,送新娘,俯首弄眉理红妆。揭开喜盒相大礼,首饰果饼(喜饼)一箩筐。”初青钢津津乐道的这首民谣,反映的是传统婚庆的场景。随着时代的变迁,旧时婚俗多已消失,但结婚时制作并分发喜饼的习俗却沿袭至今。

“海阳传统喜饼传于我辈已是第五代,有100多年的历史。据姥姥的祖上回忆,其做法和工艺均是婆媳或母女世代口传心授,无一定的规制,所做的喜饼的好吃与否,全凭心灵手巧。海阳传统喜饼似圆月状,直径14厘米左右,厚度4厘米左右,用小麦面粉、花生油、鸡蛋、白糖、酵母混合精制而成。不加一滴水,无任何添加剂,口感酥软,香甜,外观体面,且经济、营养、保存时间长。”初青钢告诉记者,“太姥姥做的喜饼在抗战期间还被送到前线为战士们充饥,这火烧也成为当时的抗战饼。由于携带方便深受抗战将士们的喜爱,太姥姥家传的手艺也因此享誉乡邻,但凡村里有婚庆嫁娶的都是请太姥姥去帮忙做喜饼。传之姥姥一辈时,物质充沛,粮食充足,喜庆之日请姥姥去做喜饼的愈来愈多,喜饼成为婚庆宴请必不可或缺的美食。”在初青钢童年的记忆里,最好吃的东西就莫过于姥姥做的喜饼。

职专毕业后的初青钢在择业时,首先想到了做喜饼,因为小喜饼里包含着他对童年美好的记忆,他更想送姥姥一个惊喜——将她最喜爱的手工活做成一番事业!

初青钢做喜饼时在选料上毫不含糊,面粉必须用高筋麦芯粉;鸡蛋是从农家收的土鸡蛋,比普通鸡蛋每斤能贵上四五毛钱;每年秋天起就安排人收海阳当地产的花生仁,到油坊压榨,清香纯正的花生油是海阳传统喜饼的灵魂所在。

在制作工艺上,市面上很多喜饼制作时图省事都是入烤箱烤的,比较暄软,但初青钢“一根筋”,一直坚持传统的做法——烙制,他说,烤制是面包的加工工艺,海阳喜饼一定要“正宗、地道”,做出来的喜饼才会香、甜、脆、软、润、滑。

功夫不负有心人,初青钢做出来的喜饼受到海阳当地人的喜爱,不仅是婚庆,就连逢年过节、过生日、生小孩、走亲戚、子女升学、到外地上班,大家都会来买他的喜饼,分发给亲友、自家享用。近年海阳旅游业方兴未艾,不少外国旅游来海阳旅游也被海阳喜饼征服,临走时不忘带上一包海阳喜饼作为旅游纪念品。“海阳喜饼传递着亲情友情,它俨然成饮食文化大使,成为海阳市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

初青钢告诉记者,近几年,海阳喜饼逐渐走向市场,经营喜饼店的都很多,虽都叫喜饼,但是和海阳传统喜饼相比却是天壤之别,一是因为用料不纯正,二是为了追求高效改烙制为烤制。老一辈人精心研制的海阳传统喜饼手工艺,在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快节奏下,几近失传,这让初青钢感到了不安。“海阳传统喜饼经几代人共同努力潜心揣摩做法,做出来的喜饼形圆、色美、味纯,食后不烧心,口味独特,入口脆爽,后韵绵甜,麦香沁肺。虽是面食,食之却无需佐以果蔬,下腹回味无穷,口有余香。它是海阳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我要将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2018年12月份,初青钢正式将海阳喜饼申请为海阳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也成为海阳喜饼传统技艺的传承人。

记者了解到,初青钢的海阳喜饼海阳当地结婚用量最大,此外,烟台其他县市区、青岛、济南、临沂、潍坊、北京、天津都发展起了代理商。

他并未满足,2019年10月他又将店铺开上了天猫网,2020年2月以来,他的喜饼销量在天猫网上稳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年共制作销售了110万个喜饼,其中天猫网销售50万个,线万元。喜饼发往全国各地,最远的到达新疆、西藏、云南等地。

初青钢告诉记者,2020年受疫情影响,很多打算结婚的年轻人将婚期推迟到了今年,因此今年婚礼出现扎堆,早在去年底他已经把今年“好日子”的喜饼订单都接满了。今年产销量预计将增加40%,也就是150多万个喜饼。“将小喜饼做‘大’,最开心的还是姥姥,79岁的她隔三差五地会来店里‘检查督导’工作!”

与此同时,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学做海阳喜饼,初青钢总是倾囊相授。“海阳喜饼传承了100多年,它体现了海阳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非遗传承人,我希望将海阳喜饼发扬光大,让全国更多的手艺人学会做海阳喜饼,让更多的人吃上海阳喜饼!”初青钢满脸自豪地说,“希望通过小喜饼做名片,让全国人民认识海阳,来海阳做客!”

原标题:《烟台小伙年制作销售110万个喜饼,去年天猫网销量全国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