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网店旗舰店同质化急急 国际疾时尚品牌面对退出危险 借势升起 国货疾时尚品牌迎来起色机会期

即将过去的2022年,有不少国际快时尚品牌退出中国市场。“不迎合中国消费者”“跟不上年轻人的审美升级”“同质化严重,质量下滑”等因素,成为这些品牌落败的主要“病因”。

此消彼长,国际品牌的退出危机恰恰也是国产品牌崛起并占领市场的机遇。业内人士认为,快时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想要借势起飞,国内品牌需要把握自己的增长机遇期,做好产品和设计,赋予品牌更多的中国文化内涵,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今年7月,ZARA的姊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电商旗舰店一同发布了闭店促销公告,称7月31日正式结束运营。而在2021年年初,这三个品牌就已宣布关闭所有线下门店。这意味着,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已经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除了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个姊妹品牌外,快时尚巨头在国内市场的地位都大不如前。3月31日,H&M旗下的MONKI天猫官方旗舰店闭店;6月24日,H&M关闭了营业15年的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内地首店。优衣库2022财年中报披露,其在我国市场的销售收益有所下降,在大中华区暂时关闭133家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三年以来天猫网店官方旗舰店,英国快时尚品牌NEW LOOK、Topshop,美国大众时尚品牌Forever21、快时尚品牌Old Navy等多个国际快时尚品牌都已经官宣退出中国市场。

国际快时尚品牌为何失宠了?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快时尚品牌既要保证上货数量,又要降低成本费用,还要进行价格管理,导致商业运作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而设计方面的投入,不论是产品的精致性还是加工的细致性都有所弱化,随着年轻消费者购买需求变高,质量较差、审美落后的服装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过去,欧美快时尚巨头是行业的引领者。如今,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迎来机遇期强势崛起,从过去的跟随者和模仿者,变成了如今的创新者和引领者。

据天猫公布的今年“6.18”女装销量榜数据,本土快时尚品牌Urban Revivo已经超越UNIQLO成为该平台女装赛道的最大赢家,女装品牌销量前三名分别为Urban Revivo、优衣库和MO&Co.,中国品牌占据两个席位。在今年国际快时尚品牌频频撤店期间,Urban Revivo仍在积极拓店。

近年来,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在不断升级,开始追求“入乡随俗”的本土化触达,设计和生产符合中国人审美需要的产品成为当务之急。可以看到,国内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款式已经告别过去的单一呆板和粗制滥造。

此外,年轻人不再盲目地以穿国际品牌为追赶时髦,如今他们更追求性价比、品质和时尚。特别是国潮、潮玩、潮品等风潮兴起,让现在的年轻人有了不同的消费选择,愿意购买国货品牌和国潮品牌。

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服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认为,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消费者对国潮品牌的认可度有所提升。一大批优秀国产品牌迅速崛起并在加紧营销和扩张的步伐,波司登、安踏、太平鸟603877)等一众品牌正逐步确立在购物中心的核心地位,探索并引领中国消费潮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更懂中国市场,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电子商务、数字化营销、直播带货、网红营销等方面,都远远优于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布局。

“不迎合中国消费者”“跟不上年轻人的审美升级”“同质化严重,质量下滑”成为这些国际快时尚品牌落败的“病因”。此消彼长,国际品牌的退出或危机,恰恰是国产品牌占领市场的机遇。

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报告显示,预计到2023年,我国服装行业零售收入可超过4万亿元,其中,消费者更偏好时尚类服饰,快时尚整体增速明显高于整个行业。中国快时尚市场规模足够大,快时尚所代表的平价服饰在市场上总会有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国际快时尚品牌仍在大力布局中国市场。比如,优衣库正加速拓展中国市场,目前优衣库在中国的180多个城市开设超过850家店铺,接下来优衣库将每年保持80家至100家的开店速度,且全都是直营店。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宣布重回中国市场,即使是“二进宫”也要再战中国市场。今年6月底,消失3年的快时尚品牌Forever21卷土重来;H&M开始进军中国高端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

快时尚品牌前景可期,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借势起飞的国产品牌需要把握自己的增长机遇期,除了做好产品和设计外,更需要赋予品牌中国文化内涵,这样才能走得更快更远。价格、品质与设计相得益彰的新品牌,无疑会在市场中找到机会分得一杯羹。

近两年来,随着本土品牌向一二线市场发展,以及在渠道、产品创新层面投入的加大,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的竞争逐渐激烈,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受到一定的压缩。

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本土品牌的崛起。电商不仅在消费终端方面缩短了消费距离、提升了消费便利性,而且从C端需求角度推动了B端设计、生产、物流等方面的革新和效率。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