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二手电脑硬盘价格,以及台式电脑硬盘价格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147G的二手硬盘要1150元?交易快照曝光!细数当年烧钱的电脑硬件
- 2,台式主机扩大存储,双11下单机械硬盘,7步教你完美安装
- 3,580元买个“原装”固态硬盘开机还要1分20秒,拆机后令人气愤!
147G的二手硬盘要1150元?交易快照曝光!细数当年烧钱的电脑硬件
晚上10点了哦,无聊也想不起来写点啥,就给大家展示一下魔改君当年的玩具吧。
当然,太古老的,没有交易快照的就不展示了。
那个就啥来着?图吧盛行一句话:没图说个XX!
一,服务器系列:
这东西还有人记得吗?SCSI也是需要终结器的哦!一条线可以接无数个SCSI硬盘!
ST的15K4,当然对于这货,魔改君也印象不深了。印象最深的是15K7!
LSI的RAID卡,当年竟然只有EMS,价格要25元呢。
现在独立的RAID卡以及HBA卡都已经没什么人玩了,要么就是直接做成LOM芯片集成再主板上了。
现在玩的是PCI-E,当年,玩的是PCI-X!
就是这货了,147G的SCSI 15000转硬盘,当年二手拆机的OEM产品也要1150元!ST的同等级,起码翻倍!
二,其他好玩而又烧过钱的玩意儿:
BCM5721 PCI-E网卡,这货现在也仍然有很多领域在继续使用,原装服务器拆机的有的时候要200多元。10年了哦,真心保值!
这个印象里是AMD和NVIDIA合作的时候的产品。
毕竟英特尔的核显一直很弱,使用NVIDIA的芯片组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没记错的话,芯片组的名字叫做MCP73
没玩过的DFI的DIYER是不合格,所以魔改君自然也不能错过。好像有一个中文翻译,是不是叫做《友通》?
黑珍珠版本的AOPEN KT600主板,真心后悔没收藏到现在。如果再有一颗BARTON 2500+。。。。。
其实对于图拉丁的P3-S,魔改君真心一直没啥兴趣,包括双路SMP。一直放心不下的,还是巴顿+NF2的组合。
INTEL第一代的固态硬盘,X25-V是入门级,X25-E SLC就是皇帝级,当然了,带E的是天价,肯定买的起的,所以买的是V。
这个相比粉丝们很熟悉了吧,购买于2010年,文章里所有的功耗测试,都是它的功劳,当年也只要65元哦。
好了,发现的还有交易快照又有点意思的也大概就这么多了。剩下一堆鼠标和其他的发出来大家估计也不爱看。
而最有看头的东西,其实都是462的AMD处理器了,可惜,2008年之前的交易快照都不存在了。
文章就发到这里,但心里依然割舍不下对BARTON+NF2的怀念。
所以,现在就去闲鱼看看吧,也许运气好能重新圆梦呢?
台式主机扩大存储,双11下单机械硬盘,7步教你完美安装
智能手机的功能已经非常丰富,不论是娱乐还是办公,很多人都会在智能手机上完成以往需要在电脑端完成的事情,不过电脑并没有被智能手机完全取代,毕竟有些工作还是离不开电脑的,当下多数人都在使用轻便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可能只有对硬件配置非常高的用户才会使用,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用户群体,那就是喜欢自己DIY的用户。
抛开一些复杂的操作,即便是单纯的资源存储,硬盘相较智能手机端的存储会更让人放心,但现在多数台式电脑默认只安装了一块顾及效率的固态硬盘,想要增加存储空间的话,用户可以在后续自行加装硬盘。
从基本的分类来看,硬盘主要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前者在读写效率方面有限,因此一些经常使用的软件程序等内容并不适合放在机械硬盘上,后者正好弥补机械硬盘的不足,但最大的问题是成本相较机械硬盘更高,同时在存储的稳定性方面逊色于机械硬盘,因此选择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而定。
羽度非凡目前在使用的电脑同样也是台式主机,在最初组装的时候仅安装了一块320GB的七彩虹固态硬盘,如今随着需要存放的资源越来越多,在双11前夕便开始考虑加装一块硬盘,因为加装硬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储存一些资料,所以我选择了一块机械硬盘,如果你和我的目的一样,在机械硬盘的选择方面,我强烈推荐一块“神级硬盘”——东芝P300,一方面是这款硬盘综合表现不错,另一方面性价比十足。
东芝P300硬盘提供1TB、2TB、3TB和4TB的存储空间版本,我选择了中规中矩的2TB版本,接着说到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硬盘安装,我将整个安装步骤分为了7步,供各位有需求的朋友参考。
拆下主机箱,取出硬盘托架,目前多数主机箱都提供了抽屉卡扣式的硬盘托架,对于硬盘的稳定性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安装两侧卡扣即可轻松取出。(百年不拆一次,忽略尘土)
将机械硬盘安装到硬盘托架上,有印刷电路板的一侧朝向硬盘托架卡扣一端,注意手尽量不要触碰印刷电路板。
机械硬盘的运行需要借助电力,因此需要接入电源线。通常主机电源会接出多个电源线接口,随便选择一个接口,插入机械硬盘印刷电路板一侧较宽的接口,由于接口内部是L形芯,因此插入时注意查看接口的正反方向。
机械硬盘当然还需要传输数据,因此还需要接入一根数据线,不过并不是所有硬盘都会附送数据线,如果你的硬盘并没有附带数据线,就需要单独去配备一根数据线,将数据线插入硬盘电源线接口旁边稍窄的接口上,数据线接口内芯同样是L形,因此也要注意接口的正反方向。
将机械硬盘固定在硬盘托架并接入电源线、数据线之后,把硬盘托架重新放回主机箱内。
硬盘的数据来源于主板,因此硬盘数据线的另一端要插入主板对应接口,一般主板会有多个SATA数据接口,在接口旁边会标注SATA1、SATA2……,序号越小,优先级越高,但如果硬盘数量并不多的话,随便插入哪个接口都可以。
至此机械硬盘的硬件端安装完成,接下来要做的是在软件系统中完成机械硬盘的格式初始化和分区。以Windows10系统为例,在“此电脑”右键菜单中选择“管理”,找到“磁盘管理”之后,系统将会自动弹出“格式初始化”窗口,确认之后等待自动完成初始化,然后在新的硬盘“未分配”部分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简单卷”,设置每个分区的大小后完成硬盘分区。
整个过程其实还是非常简单的,如果是“土豪”选择加装固态硬盘,整个流程与加装机械硬盘的步骤大同小异。
580元买个“原装”固态硬盘开机还要1分20秒,拆机后令人气愤!
电脑升级固态硬盘是很多电脑使用年限比较长的朋友首选升级方案,选择这种方案到底对不对呢?这里我给出的答案是:对。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一般都在80MB/s左右,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一般都在150MB/s~3500MB/s左右,固态硬盘的品牌、型号和技术参数不一样,硬盘的读写速度和性能就不一样,我对市面上的固态硬盘性能有3种定义,分别是:一线品牌固态(例如:三星品牌固态、英特尔品牌固态),二线品牌固态(例如:金士顿品牌、sandisk品牌、WD品牌)和杂牌(例如:士必得、宏想、金胜),同容量的一线、二线和杂牌固态硬盘读写速度和硬盘性能分别是:一线>二线>杂牌,当然售价同样是一线>二线>杂牌。如今电脑单机性能完全是靠固态硬盘硬件体现,所以我们选择固态硬盘时绝对不能大意。
电脑装固态硬盘后开机1分20秒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带着电脑来找我,他说他的电脑装上固态硬盘后开机速度反而比原机机械硬盘更慢了,以前电脑原机机械硬盘开机速度也就1分10秒的样子,现在电脑开机速度需要1分20秒,我那时给他的答复是:硬盘在哪买的就去哪找原因。今天这位客户又来了,他说他实在受不了这固态硬盘的开机速度了,当时就是因为受不了机械硬盘的那1分10秒开机速度,所以才花580元在电脑店给电脑换了一块原装120G固态硬盘,当时店家说装盗版系统免费,装原装系统收费199元,这位朋友选择了“原装固态硬盘”和“原装操作系统”,当我听到“原装”一词后就知道这事情不单纯了,在客户的要求下我给他找原因了。
电脑固态硬盘信息
我佩戴了维修记录仪后首先设置电脑进入PE模式,通过上图我们可以获取硬盘的信息,客户花了580元买的120G固态硬盘品牌是sandisk(闪迪),这固态硬盘分了两个盘符区,电脑中无机械硬盘,据客户描述,原机机械硬盘10元卖给了装固态硬盘那家电脑店,我只想说句:呵呵。这块固态硬盘已经做了4K对齐,硬盘设置属性为GUID,系统是普通原版专业版系统,很不幸的告诉这位客户:系统并非是什么原装系统,“地摊”系统,正常安装一次收费30元而已。这块硬盘的设置没有任何问题,那这开机1分20秒的“龟速”就跟软件无关了,于是在经过客户的同意下我拆机了,拆机后看到固态硬盘我非常惊讶,也相当气愤,这家电脑店实在是看这位客户“娘家没人”啊,199元的原装系统是伪装,588元的原装固态硬盘也是伪原装。
客户电脑硬盘被打胶水了
客户硬盘和硬盘盖板被胶水给固定住了,这装硬盘的电脑店明显是不想让别人看见这固态硬盘,我的性格恰恰相反,我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直接用“风枪”融化了胶的粘性,取出固态硬盘后使我眼前一亮,固态硬盘还带这么玩的啊?手写固态硬盘的型号和技术参数,这家电脑店老板开电脑店真是“屈才”了,说原装而是伪装,如果我没说错的话,这块固态硬盘应该是组装的翻盘,颗粒是用SANDISK的闪存芯片,也可以理解为这块固态硬盘是假盘,经过技术测试我发现这伪装盘阵列错误,这种错误就相当于机械硬盘的坏道,这块硬盘客户更换到现在才19天,但硬盘显示已经使用了6321小时,这数据我都接受不了。
硬盘除胶后情况
电脑系统内硬盘显示品牌是SANDISK,拆机后硬盘上面却无任何标签,手写数据为:原装Lion-NVME-128G SSD,系统内硬盘显示为120GSATA协议,拆机后硬盘却手写了128G-NVME协议,只能说这位店家这事干多了自己都弄糊涂了。固态硬盘开机1分20秒实属罕见,杂牌固态硬盘的开机速度也应该在35秒左右,这位客户花580元买个二手组装的“山寨”伪原装固态硬盘。还在等什么呢?还不去找那奸商去说道说道。
本文原创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盗用,一经发现维权到底,全网监测侵权必究。原创作者:王李军,本文作者:王李军。最后感谢大家的关注与阅读评论,下期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