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雀巢纯牛奶1000ml,以及雀巢纯牛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喝牛奶好昂贵的 雀巢以前叫“鹊窝”
今天的中国,乳制品已经是非常普通的消费。孩子不喜欢喝牛奶才是让妈妈头大的事情。随着进口税率的持续降低,一盒一升装的普通纯奶,产地波兰的在大超市七块多钱就能买到,英、德、澳要贵有些。一盒一升装的牛奶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日均工资的几十分之一。而在20年代的上海,一瓶牛奶需要花去一个工人一整天的收入。注意是一瓶,不是一升,就是八九十年代还广泛使用的那种巴氏消毒鲜奶瓶,容量大约250ml左右。
博登出品炼乳罐
早期中国的鲜奶市场,最开始是为了满足在华西方人。西方人的饮食习惯,除了日常饮用,调制咖啡,在制作面包、糕点、黄油、奶酪、炼乳时,都需要用到大量牛奶。虽然战乱时分欧洲人也可以放弃牛奶咖啡面包,挖土豆充饥。但对于生活在当时的东方明珠上海的驻华使节、租界官员、公司雇员和传教士来说,没有牛奶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何况人家老外家庭也还有小宝宝呢。
1933年上海《良友》杂志上刊登的幼童喝牛奶图片
在几乎没有乳制品行业东方大都市,最开始只有完全依赖进口。比如雀巢和鹰唛,这俩牌子今天好像合二为一了,但在1920的年代前后的上海,它们好像是分开运营的,是一开始就贯彻双品牌战略,还是最早它们原本不是一家公司,我也搞不清。在一张1914年9月1日的上海《申报》上,同一版面刊登了鹰唛炼乳和雀巢奶粉的广告。那时候,鹰唛还不叫鹰唛,叫老鹰牌。雀巢也不叫雀巢,叫鹊窝。对,不是雀窝,是鹊窝。
鹰唛炼乳和雀巢奶粉的广告
国际上有很多历史悠久的百年企业。历经战火洗礼、政局动荡,至今仍在稳健运营。其中很多著名的品牌,在百年前就以洋品牌身份进入中国市场。1949年后集体推出,1978年后又陆续返回。中间隔了整整一代人,当它们再次被国人所熟知的时候,它的前世,几乎被人遗忘了。
1941越南雀巢浓缩牛奶的广告,福尔曼摄
进口奶粉和炼乳并不能完全取代鲜牛奶。巴氏消毒技术已经被全球乳制品行业广泛使用,但超高温杀菌利乐包装、常温保存牛奶的技术远未问世。于是,上海有了第一家外国人开的奶牛场。有了奶牛场,就有了鲜奶、奶粉、炼乳等等。外国人喝得,有钱又西化的中国人,自然也喝得。消费群体被渐渐放大,竞争也就开始出现。更多的奶牛场出现了,中国人办的奶牛场出现了,中国生产的奶粉、炼乳,也出现了。甚至还出现了中国人开办的“milk bar”。里面除了鲜奶和奶制品,还售卖一些鲜奶制作的糕点。这个就很前卫了,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我所在的城市杭州,第一次看到以鲜奶为核心卖点的现代奶吧,还不到十年。
1941香港一位女士走过鹰牌炼乳的广告
1930年代的上海,在租界卫生机构和上海地方政府的合作之下,乳制品生产已经有了完备的卫生督察制度,鲜牛奶甚至已经有了质量分级制度。A级标准的鲜牛乳,根据当时的法规是可以供人新鲜生饮的。多家中外企业加上进口商品的竞争使得乳制品价格下降、品种丰富,厂商的各种促销手段花样繁多,丝毫不亚于今日。
1926年《良友》杂志上刊登的国产宝华奶粉广告
在上海乳制品发展的巅峰时期,许多有正常工作的普通人群,一定程度上也已经消费得起乳制品。但这仅限于上海。在那些离大都市较远的小城市、小县城,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大多数的中国人,一辈子都没喝过牛奶、没听说过奶粉。因为到1949年,经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国仅存四家乳品厂,十万余头奶牛。到了1978年,这个数字也仅仅增加了四五倍。80年代,一张鲜奶订购票,是很金贵的,很难搞到的。奶粉也还是不容易买到的。
1932年上海蓄植牛奶公司牛舍
2018年,全国鲜奶生产量达到了3000万吨(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进口乳制品折合原奶后测算大约近1400万吨。
牛奶的营养价值在于成分,看看哪几家的合格哪几家的不行
随着如今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吃饱已经不再纠结,而是在于如何吃好!吃得更有营养,对身体健康有帮助;而无数研究表明,牛奶对于人体,尤其是老人、孩子尤其是发育期的孩子具有很大的好处,在早些时候,许多发育期的孩子经常会因为钙的缺乏,导致腿疼,以及老年人骨质疏松等情况,而钙含量很多的牛奶可以说是这些人日常的不二选择,不仅有着丰富的钙元素,并且其他成分对人体也有着很不错的益处,那么今天就来看一下,我们常喝的牛奶,到底哪种好哪种差!
牛奶相关的产品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鲜奶、纯奶等产品,第二种是以发酵过后的牛奶为主的酸奶类产品,第三种则是经过加工后的奶酪等产品;第三种的奶酪类制品由于口味以及食用方法等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算经常食用,所以这里我们就不多做解释;而我们主要说的就是酸奶、纯奶这两种产品;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发酵后并且有着各种添加物的酸奶,在口感上比纯牛奶更受欢迎并且有着更多的功效,但是同样,酸奶类产品的种类繁多,营养价值也不一样,以最基础的那种老酸奶和风味酸奶来说,无疑是老酸奶营养成分更好一些,而风味酸奶说到底,更像是一种有着牛奶成分的饮料,甚至配料中有水!更令人感到难受的是,明明牛奶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的“钙”,许多酸奶里面却没有;
伊利优酸乳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因为生长发育缺钙而导致腿抽筋、老人的骨质疏松等问题发生,而钙片这种保健品你又不放心给他吃,便选择购买牛奶给他们补钙,,考虑到口味等因素选择了酸奶等产品,但是最终结果却是没有什么好转,那么你心中会这么想!如蒙牛的酸酸乳、伊利的优酸乳等产品十分不推荐,这两种产品完全不配称之为酸奶,所以酸奶中的这几种产品最好不要喝,即便要购买酸奶,那么也看清营养成分,要不然的话不能补钙不说,各种营养成分也是一塌糊涂,如果单纯为了考虑口感问题,那么推荐你学做一些简单的柠檬茶之类的做法,柠檬+蜂蜜即可有着不错的口味,也没有什么危害;
蒙牛酸酸乳
而纯牛奶的坑那就更深了,而因为伊利蒙牛这两家奶制品巨头在国内的统治力,以及自己降低标准提高价格,让牛奶市场翻天覆地,最终结果就是普通人喝不到也喝不起好奶,再加上这两家疯狂的宣传,最终只有让这两家低标准高价格的牛奶登上餐桌,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就不难发现,蒙牛伊利这两家的许多产品,在保质期上都十分漫长,这就意味着牛奶里必然有某些添加物来延长保质期,普通牛奶如果开封之后,那么一天之内如果饮用不完基本就会产生大量细菌对人体产生影响,所以许多小厂家的纯奶、鲜奶的保质期都在7天到30天之间;牛奶添加物少就意味着更快的变质,同样也更加安全,但是对于许多超市、商店来说,保质期短的牛奶并不友好,这种情况下,能够放个一年半载的蒙牛伊利就成了这些小超市的不二之选,不信的话,在小的超市商店里面,蒙牛伊利这些的存储量比起其他牛奶要大得多!
说完保质期这块,再聊一下重中之重!国内许多人身体有着某种问题“乳糖不耐受”,简单来说就是对奶制品没法充分吸收消化,会导致自己腹泻的问题的产生,在之前看过相关的消息,有人说自己从到大经常喝牛奶,但是一直没有问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购买了某些小品牌的产品,导致自己腹泻,最后去医院检查之后发现,并不是牛奶的问题,而是自己乳糖不耐受,而在以前喝的那些牛奶基本都是蒙牛伊利两家的!
相对来说,纯牛奶、鲜牛奶如果没有什么添加的话,口感上会比较醇厚一些,也不会特别香甜(这里点一下“科迪”小白袋牛奶,特别香甜,做咖啡打奶泡也不像一些其他全脂奶一样好,肯定是有着某些东西的添加的),鲜奶的保质期一般在3天到半个月左右,长一些的可以在接近一个月(冷藏存储),而纯奶的话一般在一个月到两个月左右(蒙牛伊利的无菌砖这些产品必然有着大量的添加),所以说购买牛奶时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就是添加物,有水的肯定是不能要的!最好的就是那种只有“牛乳”的原料了,虽然在口感与保质期上可能会不太好,但是成分让人安心,可以经常购买、少量积存;而除了配方之外需要注意的就是牛奶的成分,钙与蛋白质等成分越高越好,而脂肪等物质越低越好;
最终总结一下,如蒙牛伊利的风味酸酸乳、优酸乳等,这里十分不推荐,因为那就是打着酸奶旗号的饮料;而蒙牛伊利的无菌砖等产品(保质期超长)的也不推荐,一般来说只要超过2个月的就要考量一下,当然也有一些牛奶处理方法不同,所以保质期也很长(雀巢全脂牛奶,没错说的就是你,做奶茶、咖啡等用到,直接饮用需要考虑到个人的身体状况);然后就是牛奶的名称了,如脱脂、低脂、全脂等,简单来说这就是牛奶中的脂肪含量,全脂必然是脂肪满满,脱脂基本上是脂肪很低的,根据个人体质来选择这些品种,不过最好选择脱脂、低脂等产品;
说到底,国内奶制品市场被蒙牛伊利两家胳膊肘外拐的给拉低了下限,而再加上这两家市场太大,最终许多人没有好的选择只能购买这两家了,但是!许多奶制品厂家也是不甘于这种情况,他们在农业部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农垦乳业联盟,这数十家厂家的奶制品都是十分不错的选择,相对于蒙牛伊利的价格以及成分来说,完全就是性价比碾压,如果你没有好的选择,那么推荐你看看这些农垦联盟成员的产品有没有在你周边出现,如果实在没有的话地方奶许多也是不错的,而实在不行的话,蒙牛伊利的鲜牛奶产品也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