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网mp38冲锋枪以及mpo36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mp38冲锋枪,以及mpo369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解密:MP38冲锋枪为什么?能满足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的需要

 

MP38 9毫米冲锋枪,是1938年由德国埃尔马兵工厂为满足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的需要而制造的一款冲锋枪,同年部队列装。取名为MP38。1939年对MP38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命名为MP38/40式。

MP38式冲锋枪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功地使用折叠式枪托和采用钢材与塑料制成的冲锋枪。MP38式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复进簧装在三节不同直径套叠的导管内,导管前端为击针。射击时,枪机后坐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该枪的机匣用钢管制成,发射机框为阳极氧化处理的铝件,握把和前护木均为塑料件。枪口部有安装空包弹射击用的螺纹,螺纹上装有保护衬套。枪托用钢管制成,向前折叠后正好位于机匣下方。该枪是通过将拉机柄推入机柄槽内的缺口实现简易保险的,这种保险机构可将枪机挂在后方位置,但动作不可靠,容易走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伞兵和装甲部队曾装备这款冲锋枪作战。但有一部分该型枪被其改进型MP40所代替。

 

通信行业研究:看好“智造智联+海风新能源”

(报告出品方/作者:信达证券,蒋 颖,石瑜捷,齐向阳)

核心观点

2022 年 Q1 机构对通信板块持仓和配置意愿略有提升。2022 年 Q1 通信行业机构持股比例为 1.30%,环比持 平,低配 0.48%,在申万 28 个行业中排名第 18 名,主动偏股型基金持股比例为 1.48%,高于 2018Q1-2022Q1 持股比例均值 1.25%,在申万 28 个子行业中排名第 14 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20Q1-2022Q1 机构重仓持股 通信行业总市值从 320.61 亿元上升至 476.87 亿元。

从前十大重仓股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光纤光缆、通信设备、运营商、云视频、物联网、智能制造/IDC 等板块, 从重仓基金数量和持股市值变动来看,Q1 光纤光缆、运营商、云视频等板块受到机构青睐,中国移动持仓市值 增长最多。(1)光纤光缆:2022Q1 重仓基金持股数量和市值均位列各细分板块首位,中天科技海风市场广阔, 发展确定性强,受机构投资者青睐,重仓基金数和持股总市值均位列第一;(2)运营商:2022Q1 中国移动持仓 继续增长,在通信板块中重仓持仓市值排名第二;(3)云视频:亿联网络重仓基金数量持续增长,持仓市值加大; (4)物联网: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重仓基金持股数量及市值双提升。

沪深港通方面,2022Q1 运营商、光纤光缆等板块流入较多,通信设备等板块流出较多。从持股比例来看,2022Q1 沪深港通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超过 10%的股票有宝信软件、中际旭创、工业富联。在 2022Q1 沪深港通流入方面, 中国联通、中天科技、天融信位列前三甲。截至 2022Q1 末,沪港股通对宝信软件和中际旭创的持股分别高达 25.01%和 13.10%,对中国联通/烽火通信/移远通信的持股也达到了 4.73%/4.04%/3.11%,此外沪深股通对亨通 光电/和而泰/中兴通讯/新易盛/天孚通信/广和通的持股比例均比较稳定。

传统通信渐遇发展瓶颈,双碳时代,“智造智联+海风新能源”迎历史性发展机遇。2022 年上半年,需求逐步复 苏,但上游原材料缺货涨价、运输成本增长等不利因素仍然给部分企业造成压力,疫情的反复也给宏观经济造成 一定冲击。展望 2022 年下半年,我们判断疫情和上游成本压力将逐步缓解,5G 用户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随 着国家坚定推动双碳政策、数字经济等,我们认为通信行业投资将围绕“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海风”三条核心主 线展开,同时建议重点关注云计算、运营商等重点板块投资机会。

一、2022Q1 通信机构持仓仍处于低位

2022Q1,通信行业机构持股比例为 1.30%,申万一级行业排名为 18。2022Q1,通信行业机构持股比例为 1.30%, 低于 2018Q1-2022Q1 持股比例均值 1.50%,在申万 28 个子行业中排名第 18 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022Q1,通信行业机构持股低配 0.48%,在申万 28 个行业中排名第 14 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TMT 大类中,2022Q1 通信行业持股排名第三。2022Q1,通信行业机构持股比例为 1.30%,环比持平,低配 0.48%,在申万 28 个行业中排名第 18 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在 TMT 大类中,电子持股比例为 11.19%,超配 5.20%,计算机持股比例为 2.62%,低配 1.29%,传媒机构持股比例为 1.27%,低配 0.51%,通信持股排名第 三,处于 TMT 大类较低水平。

2022Q1,通信行业主动偏股型基金持股比例为 1.48%,申万一级行业排名为 14。2022Q1,通信行业主动偏股 型基金持股比例为 1.48%,高于 2018Q1-2022Q1 持股比例均值 1.25%,在申万 28 个子行业中排名第 14 位, 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通信行业主动偏股型基金低配 0.30%,在申万一级 28 个行业中排名第 10 位。

TMT大类中,2022Q1通信行业主动偏股基金持股排名第三。2022Q1,通信行业主动偏股基金持股比例为1.48%, 环比增加 0.57%,在申万 28 个子行业中排名第 14 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 TMT 大类中,主动偏股基金电子 行业持股 9.35%,超配 3.36%,计算机持股比例 2.82%,低配 1.10%,传媒持股比例 0.67%,低配 1.11%,通 信持股排名第三,处于 TMT 大类较低水平。(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机构加仓光纤光缆、云视频、运营商等板块

2022Q1 机构重仓持股通信行业总市值上升至 476.87 亿。根据基金四季报披露的前十大重仓股: 2020Q1-2022Q1 机构重仓持股通信行业总市值从 320.61 亿元上升至 476.87 亿元; 2020Q1-2022Q1 机构重仓持股通信行业总市值/机构重仓持股总市值从 2020Q1 的 2.33%下降至 1.48%; 2020Q1-2022Q1 机构重仓持股通信行业/机构全部股票持仓总市值从 2020Q1 的 1.19%下降至 0.79%。

从重仓基金持股数量来看,光纤光缆、运营商、云视频、物联网、光模块、光器件等板块基金重仓持股数量上升, 智能控制器、通信设备、军工信息化板块、IDC、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下降。 2022Q1 光纤光缆板块重仓基金持股 数量上升至 611.8 百万股,位列各细分板块首位,其次依次为通信设备(216.31 百万股)、运营商(207.57 百万 股)、军工信息化(110.4 百万股)、云视频(81.34 百万股)、物联网(61.79 百万股)、光模块(49.62 百万股)、 IDC(35.48 百万股)、光器件(19.19 百万股)等。

从重仓基金持股总市值来看,光纤光缆、云视频、运营商等板块的重仓基金持股市值明显上升,通信设备和军工 信息化板块重仓基金持股市值明显下降。 2022Q1 光纤光缆板块重仓基金持股市值位居首位,达到 100.32 亿 元,其次依次为云视频(63.17 亿元)、运营商(55.64 亿元)、通信设备(51.34 亿元)、物联网(41.19 亿元)、 军工信息化(38.59 亿元)、IDC(15.74 亿元)、光模块(14.79 亿元)、智能控制器(13.63 亿元)、光器件(6.64 亿元)等。

从 2022Q1 通信板块及重点股票基金重仓持股来看,基金重仓持股集中度略有上升。2022Q1,基金重仓持股数 量 44 个,前十大重仓股持股市值占比从 2021Q4 的 76.81%上升至 2022Q1 的 88.29%,机构持股集中度有所提 高。

从具体公司来看,中天科技重仓基金数 254 家位列第一,持股市值达 89.09 亿元,重仓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 15.35%;中国移动持股重仓基金数以 216 位列第二,持股市值达 50.71 亿元,重仓基金持股占流通股为 19.03%; 亿联网络重仓基金数为 96 排第三位,持股市值为 63.17 亿元,重仓基金持股占流通股为 16.87%。2022Q1 机构 投资者持股数量大幅上升,机构持股总市值上升;以中天科技为代表的海缆厂商受到机构投资者重视,运营商、 物联网等多细分赛道的龙头公司被持续关注。

从重仓基金数量来看,2022Q1 各股票基金增减持数量略有差异。中国移动、中天科技等股票持续得到多家基金 增持,重仓基金数量分别增加 125、99 家,分别位列排行榜第一、第二,而中兴通讯、和而泰的重仓基金数量分 别下滑 45 家和 40 家。

2022 年 Q1 通信板块机构重仓基金数量增减排名中,中国移动业绩实现稳步提升,CHBN 多业务板块持续全面 向好,中天科技直接受益于海风快速发展,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同时,光器件等板块热度有所冷却,意华 股份、天孚通信等公司受市场影响,重仓基金数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

从重仓基金持股市值来看,2022Q1 通信行业的机构持仓总市值显著回升,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标的受到机构 投资者青睐。2022Q1,从通信行业整体上来看机构继续增持,中国移动作为运营商龙头股 2022Q1 业绩表现优 异,持仓继续增长 44.74 亿元位列第一位;中天科技海风市场广阔,发展确定性强,成长性好,亿联网络业绩稳 步向上,股权激励再助长期发展,均得到机构投资者青睐,分别位列第二、三名,持仓增长分别为 25.87 亿元、 22.94 亿元。另一方面,在持仓减值方面看,中兴通讯、和而泰和宝信软件的机构投资者持仓市值在不同成程度 上下降,分别减少 27.96 亿元/19.90 亿元/8.61 亿元。

光纤光缆、物联网、云视频持股比例大幅上升,IDC、智能控制器等板块持股比例走弱。光纤光缆板块中,中天 科技的重仓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大幅上升,从 2021Q4 的 10.92%上升至 2022Q1 的 15.35%;此外物联网板 块中移远通信也得到加持,重仓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从 2021Q4 的 12.45%上升到 2022Q1 的 16.42%,广和 通重仓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从 2021Q4 的 7.22%回落到 2022Q1 的 2.81% ;云视频板块中亿联网络重仓基金 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从 2021Q4 的 10.24%上升到 2022Q1 的 16.87%;IDC 板块中,光环新网从 2021Q4 的 0.16% 继续小幅上升至 2022Q1 的 0.28%,宝信软件重仓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从 2021Q4 的 3.58%回落到 2022Q1 的 2.84%;智能控制器板块中和而泰重仓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从 2021Q4 的 6.04%回落到 2022Q1 的 5.45%。

三、沪深港通持股:运营商、光纤光缆等板块流入较多

沪深港通方面,2022Q1 运营商、光纤光缆等板块流入较多,通信设备等板块流出较多。从持股比例来看,2022Q1 沪深港通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超过 10%的股票有宝信软件、中际旭创、工业富联。在 2022Q1 沪深港通流入方面, 中国联通/中天科技/天融信以增持 93.32 百万股/38.75 百万股/8.29 百万股的成绩位列前三甲,其中沪深股通对 中国联通的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达 4.35%,对于中天科技的持股占比达 6.55%。在 2022Q1 沪深港通流出方面, 工业富联流出 96.65 百万股,排名流出股票的第一,其次中兴通讯(流出 40.59 百万股)、均胜电子(流出 29.07 百万股)和绿盟科技(流出 26.65 百万股)等公司均位居沪深股通三季度流出排名的前列。

从重点个股来看,2022Q1 各股票沪深港股通的流入流情况存在分化,整体呈现流出状态。在 2022Q1,中天科 技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增长 1.47pp,亨通光电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增长 0.23 pp,宝信软件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 增长 0.35 pp,中际旭创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增长 0.29 pp,中国联通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增加 0.59 pp;光环新 网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减少 1.96 pp,中兴通讯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减少 1.41 pp,烽火通信的沪深港通流入持 股减少 0.83 pp,和而泰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减少 0.95 pp,新易盛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减少 0.19% ,移远通信 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减少 0.37 pp ,广和通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减少 0.32 pp ,天孚通信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 减少 0.55 pp ,亿联网络的沪深港通流入持股减少 0.15 pp 。

截至 2022 年 5 月 6 日,沪港股通对宝信软件和中际旭创的持股分别高达 25.01%和 13.10%,对中国联通/烽火 通 信 / 移 远 通 信 / 亨 通 光 电 / 和 而 泰 / 中 兴 通 讯 / 新 易 盛 / 天 孚 通 信 / 广 和 通 持 股 分 别
4.73%/4.04%/3.11%/2.79%/2.66%/2.51%/2.38%/1.89%/1.62%。(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四、看好“智造智联+海风新能源”大产业方向

5G 基站建设稳步推进,共享共建成效显著。2020 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 931 万个,全年净增 90 万个。其 中 4G 基站总数达到 575 万个,城镇地区实现深度覆盖。5G 网络建设稳步推进,2022 年 5G 基站积极推进,截 至 2022Q1,我国 5G 基站总数达到 155.9 万站。

5G 套餐和手机用户数不断提升,5G 应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5G 商用以来套餐用户快速增长 2022 年 3 月,中 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5G 套餐用户数分别为 4.67 亿户、1.71 亿户、2.11 亿户,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的 5G 渗透率分别为 48.27%、55.53%。同时,国内 5G 手机出货量也在快速提升,2022 年 2 月,国内手机总体出 货量 1486.4 万部,同比下降 31.7%,其中 5G 手机出货量 1137.4 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76.5%。

从北美五大云巨头资本开支来看,总体资本开支持续保持高增长,2021Q1、2021Q2、2021Q3、2021Q4 整体 资本开支分别为 288 亿美元、317 亿美元、349 亿美元、3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9%、47%、36%、19%,从环 比来看,2021Q4 继续保持了 6%的增长,从海外云巨头对未来的预期来看,整体乐观。

Aspeed 月度营收从 2021 年 2 月份开始逐步改善,环比由负转正为 5.83%,同比维持正增长水平,其中 8-9 月 同比大幅提升至 49.53%、47.75%,10 月同比环比均大幅提升至 88.6%、16.3%,11 月份同比依旧维持在 33.62% 高水平,12 月环比由负转正实现 22%增长,同比增长 32%,2022 年 3 月同比增长 66%,环比增长 30%,释放 回暖与复苏迹象。

传统通信渐遇发展瓶颈,双碳时代,“智造智联+海风新能源”迎历史性发展机遇。2022 年上半年,需求逐步复 苏,但上游原材料缺货涨价、运输成本增长等不利因素仍然给部分企业造成压力,疫情的反复也给宏观经济造成 一定冲击。展望 2022 年下半年,我们判断疫情和上游成本压力将逐步缓解,5G 用户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随 着国家坚定推动双碳政策、数字经济等,我们认为通信行业投资将围绕“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海风”三条核心主 线展开,同时建议重点关注云计算、运营商等重点板块投资机会。

2022 年下半年核心赛道一:乘“智能制造+智能网联”之风,聚焦优质标的。双碳时代【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 为企业降本增效优势明显,当前渗透率低,万亿蓝海发展空间广阔,建议聚焦“全生态布局流程型智能制造龙头+ 绑定核心大客户的离散型智能制造提供商+基础工业软件企业”三大投资主线;汽车三化时代【智能网联&新能源 汽车】长期发展趋势确定,将带动车载镜头、激光雷达、控制器、车载模组、连接器等汽车电子细分赛道实现跨 越式成长;5G 时代【AIOT&电力物联网】智联万物,重点关注模组、电力物联网等核心赛道。

2022 年下半年核心赛道二:“十四五”海风规划近 140GW,带来几千亿投资规模,重视海缆等确定性赛道。海 风长期发展空间广阔,【海缆】是海风产业链最确定性环节,“十四五”投资规模有望近千亿,具备竞争壁垒高、竞 争格局稳定等特性,同时深远海的开发有望带动海缆行业迎来“量价齐升”新机遇,并提升对于柔性直流技术海缆 的需求,海缆龙头有望核心受益。同时建议关注积极布局储能温控等赛道的通信企业。

2022 年下半年核心赛道三: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云计算作为核心底座,运营商作为践行者,具备长期投资 价值。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多次发文力推,受到上游缺芯、下游新应用尚未爆发等因素影响,【云计 算】产业链短期陷入发展低谷,从长期来看,随着元宇宙等新应用的崛起,将带动云计算重回高增长阶段;同时 【运营商】在数字经济时代,也将迎来 2B 端发展新机遇。

(一)智能制造:双碳+工业 4.0 时代,迎黄金发展机遇

我国制造业基数大、自动化水平比较落后,在无法依靠激进式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厚利润的情况下,企业数字化转 型降本增效的能力逐步凸显,制造业客户数字化转型意愿明显增强,叠加政策的积极推动,智能制造有望迎来历 史性发展机遇,我们认为,智能制造带来的产业机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流程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空间广阔,发展确定性强,看好全生态布局流程型智能制造龙头企业; 2)离散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下游客户需求旺盛,看好绑定核心大客户的离散型智能制造提供商; 3)基础工业软件提供商: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看好 CAD/EDA 等基础工业软件企业。

智能制造是万亿大赛道,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智能制造趋势下,自动化和工业软件等赛道核心受益,我们对部分 相关赛道进行测算,从 2021 到 2025 年,市场总规模近 5 万亿,若考虑其他细分赛道,则智能制造总体市场规 模将更广阔,总体测算思路如下:

1)工业自动化: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 年我国变频器市场规模 590 亿元,2025 年有望增长至 883 亿元, 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 11%;据华经情报网等数据预计,2021 年 PLC/DCS/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为 88 亿元/141 亿 元/169 亿元,假设控制节点与周边设备的价值量比值为 1:10,据华经情报网等数据,预计 2021 年 PLC 及周边 设备/DCS 及周边设备/伺服系统及周边设备市场规模为 966.4 亿元/1553.2 亿元/1991.0 亿元,在智能制造趋势 和新能源等新型行业兴起的背景下,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 PLC 及周边设备/DCS 及周边设备/伺服系统的年复 合增速为 15%/12%/15%;

2)工业软件:据中商情报网等数据预测,2021 年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嵌入式工业软件/经 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分别为 223.9 亿元/499.3 亿元/1510.2 亿元/497.7 亿元,考虑到国家大力推进以基础 工业软件为代表的产业发展、兼顾其他类工业软件协同增长的政策,与刚才我国基础类工业软件尚处发展初期、 生产控制类/嵌入式/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已经初具规模的现状,2022-2025 年,我们认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年 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25%,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嵌入式工业软件/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15%。(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三化时代开启,汽车电子未来可期

进入到 5G 万物智联时代,全球汽车产业面临新的调整与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发展主要潮流, 在多项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给车载镜头、激光雷达、控制 器、车载模组、连接器等汽车电子细分赛道打开广阔成长空间:

1)车载镜头&激光雷达:车载镜头和激光雷达作为智能汽车之眼,作为自动驾驶的核心组成,短期来看,车载 摄像头的需求量提升较快,能够有力提升车载光学镜头的需求,长期来看,雷达感知系统与视觉感知系统并不是 纯粹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互相融合,另一方面,激光雷达综合性能优异,产业尚处发展初 期伴随雷达感知系统成本的下降,带动激光雷达产业链(上游光学&电子元器件、中游激光雷达产品、下游应用) 实现高速发展;

2)控制器:汽车集中化发展,为布局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芯片+算法+域控制器”相关企业带来确定性机会,另 一方面,底盘域和车身域依旧存在大量 ECU 需求,为控制器企业带来机会,动力域方面,虽然车企会自主研发 控制器,但 BMS、OBC、逆变器等仍需要大量企业供应,给相关企业提供了确定性机会;

3)连接器: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带动高压、高速连接器的发展,目前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国内优质连 接器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壁垒,正不断突破如泰科、罗森博格、安波福等海外巨头的垄断,持续在高压、高速发 力,看好国内企业长期成长机遇;

4)车载模组:车载通信模组是嵌入于 T-Box 车载智能终端内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主要作用在于汽车联网,涉及 通信制式以高速率 4G\5G 为主,属于车联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国内优质模组企业已经占据全球大多 数市场份额,有望率先受益。

1)摄像头&激光雷达:智能汽车之眼,需求具备确定性

车载镜头需求量大,未来发展确定性强。我们认为,短期内视觉感知系统会显著拉升车载镜头的需求量,并伴随 着各种雷达的降价,车载镜头需求量将会进一步提升:

1)以高清摄像头为基础的视觉感知方案在短期内将显著 拉动车载镜头需求量:当前,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为主可以构成雷达系感知系统成本昂贵,相较之下纯视觉系 感知系统拥有更高的性价比,故目前摄像头作为传感器更容易被车企接受。一般来说,智能汽车一般需要配备前 视、后视、环视、内视多方向的摄像头,目前主流车企搭载的摄像头远低于理论数量,短期内在汽车智能化趋势 的驱动下,视觉方案有望显著提振车载镜头需求;

2)伴随雷达感知系统的降价,车载镜头需求量将会进一步提 升:雷达感知系统与视觉感知系统并不是纯粹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例如使用激 光雷达的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车型就需要摄像头 12 个,数量比采用纯视觉系的特斯拉还要多。未来伴随着各 种雷达的降价,雷达感知系统的快速普及有望为车载镜头打造第二条增长曲线,显著提升车载镜头需求。

车载镜头市场广阔,2030 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近 400 亿元。据华经情报网数据,2017-2020 年我国车载镜头出 货量从 1690 万颗增长至 4263 万颗,年复合增长率达 36.13%。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数据,2025 年、2030 年我国销售新车联网比率将分别达到 80%、100%,联网汽车销售规模将分别达到 2800 万辆、3800 万辆。不考虑非智能车型,假设平均单个车载摄像头 100 元,以每辆智能汽车打造 8 个摄像头预测,则我国到 2025 年车载 摄像头市场规模将达到 2.24 亿个,我们预测车载摄像头市场空间为 196-252 亿元,2030 年车载摄像头市场将 达到 3.04 亿个,我们预测车载摄像头市场空间为 289-380 亿元。

激光雷达综合性能优异,产业尚处发展初期,伴随技术进步和成本下探有望逐步实现放量,带动激光雷达产业链 (上游光学&电子元器件、中游激光雷达产品、下游应用)核心受益。我们预计到 2025 年,我国车载激光雷达 市场规模有望达 369 亿元。根据中汽协数据,我们假设今年车载激光雷达主要装配集中于部分 L3 级汽车,L3 渗 透率为 3%,其车载激光雷达配置率处于起步阶段为 10%,则 2022 年车载激光雷达有望达 16.5 万台,假设激 光雷达均价为 8000 元/台,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 3000 万辆,我们假设由于激光雷达降本放 量,L2 级及以上汽车均有所装配激光雷达,L2、L3 及 L4&L5 渗透率分别为 30%、20%和 1%,车载激光雷达配 置率分别为 60%、100%和 100%,则 2025 年车载激光雷达有望达 2460 万台,届时激光雷达单价降低到 1500 元,得出我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2年的 13.2 亿元增长到 2025年的 369亿元,复合增速为203.49%。

2)控制器:域控制器+软件算法为主,ECU 为辅,打开新空间

我们认为,随着汽车架构向集中式转变,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域侧重“芯片+算法”,重点关注和高通、英伟达等 芯片企业合作深度的域控制器、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企业;车身域、底盘域仍然需要大量 ECU,重点关注控制器 优质企业;动力域方面,虽然车企会自主研发控制器,但 BMS、OBC、逆变器等仍需要大量企业供应,给相关 企业提供了确定性机会。目前域控制器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是功能域,即以博世、大陆为首的 Tier1,最早提出 按照功能将 E/E 架构分为座舱域、自动驾驶域、车身域、动力域和底盘域;二是空间域,以特斯拉为代表,以车 辆特定的物理边界来按区域划分的域控制器,包括前车身控制模块、左车身控制模块和右车身控制模块。

在功能域的划分中,新兴的自动驾驶域和由中控系统集成发展而来座舱域,为目前市场的焦点,重点在于“芯片 +算法”;动力域和底盘域,由于安全按等级要求较高,技术壁垒较高,涉及零部件厂商众多且利益博弈显著,因 此集中化发展较慢;车身域可能实现 ECU 逻辑简化,完成底层 ECU 模块通用化、标准化,平台化发展,并在 数量上有所保持。

自动驾驶域:负责对来自感知信号(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的图像识别、数据处理等分析计算,是 自动驾驶像 L3 和更高等级发展的关键,其核心在于芯片和算法,多方将参与该领域研发:包括传统整车厂及供 应商,高性能芯片龙头如英伟达、高通、地平线、Mobileye 等,自动驾驶操作系统供应商如华为、谷歌等。根据 ICVTank 数据统计,2021 年全球 ADAS 相关控制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68.2 亿美元,其中域控制器占比 2.68%,尚处发展伊始阶段,ECU 短期还将大量存在。

座舱域:作为人机交互的平台,实现集成液晶仪表、中控多媒体及副驾驶信息娱乐一体化的智能座舱,功能与发 展与消费电子有一定的相似性。智能座舱域的高端的芯片目前主要由高通、三星、华为主导。由于其涉及安全等 级较低,成本相对可控,发展速度较快,根据 ICVTank 数据统计,预计 2025 年全球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出货量 有望达到 1300 万套。

动力域:负责动力总成和控制,借助 CAN/FLEXRAY 实现变速器管理、引擎管理、电池监控、交流发电机调节。 在新能源车中表现为电控系统、电驱系统下各零部件和功能的多合一发展。这部分安全等级要求高,技术壁垒高, 涉及零部件厂商较多且博弈冲突,如电机、电池模组以及电机控制器等零部件一般由不同厂商供应、整车厂负责协调各方进行整合装配,因此这部分发展由供应商龙头或是整车厂自研主导。

底盘域:主要负责具体的汽车行驶控制,底盘是指汽车上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的组合, 涉及减震悬挂系统、助力转向系统(EPS)、车身稳定系统(ESC)、电动刹车助力器等。安全等级要求高,需要 符合 ASIL-D 安全等级(ASIL 系列中最高安全等级)。

车身域:依赖大量执行机构完成车身机构控制,域控制器的发展可能会带来底层 ECU 控制逻辑的简化,使得底 层 ECU 模块有望通用化、标准化,平台化,我们推断数量上有所保持,同时有利于原本车灯、车门、各类电磁 阀控制器龙头厂商发展标准化产品,形成规模化效应,有望带动车身域 ECU 类型逐步丰富。

3)连接器:自动化&智能化催生高压&高速连接器蓝海市场

我们预计到 2025 年,我国高压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达 315 亿元,高速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达 150 亿元。

高压连接器市场规模测算:根据中汽协数据,我们假设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18.18%,则全年新能源汽 车产量有望达 500 万辆,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 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 3000 万辆,我们假设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35%,则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达 1050 万辆,我们按照高压连接器 3000 元/辆单车价值量去计算,得出 我国高压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2 年的 150 亿元增长到 2025 年的 315 亿元,复合增速为 28.06%。

高速连接器市场规模测算:我们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数据,假设到 2025 年,智能网联汽车渗 透率达 50%,得到 2025 年智能网联汽车将达到 1500 万辆,由于目前高速连接器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我们假 设高速连接器单车价值量为 800 元/辆,到 2025 年提升到 1000 元/辆,算出我国高速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2 年的 39.6 亿元增长到 2025 年的 150 亿元,复合增速为 55.88%。

4)车载模组:网联汽车+技术升级,拉动车载模组成长

车载模组市场广阔,五年内有望突破 180 亿元,5G 高价值模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抬升。前文已经根据 IDC 预测 数据,对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做出近五年预测,网联汽车与车载模组存在强相关性,通常情况下,一辆汽车 联网必须配备至少一块模组,性能较高的汽车甚至会搭载多块车载模组,按照 1:1 的关系进行假设,2023 年车 载模组全球市场空间即可突破 180 亿元。关键假设如下: 1)联网车与前装车载模组比例:1:1 2)制式占比:4G 占比由 100%逐渐下降到 85%,5G 渗透率进一步抬升 3)单价变化:4/5G 模组伴随技术不断成熟,价格呈现稳定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逐年平缓。

目前国内提供车载通信模组的主要企业主要有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等:1)移远通信以传统数传模组业 务为主,具备先发优势,与众多新能源车厂合作,市占率较高;2)广和通收购 sierra 发力车载业务,成长速度 较快;3)美格智能的车载智能模组主要应用于比亚迪“汉”、“唐”等车型,目前在智能模组细分赛道占据先发 优势;4)移为通信主要以两轮车智能化终端产品为主。

(三)物联网:AIOT&电力物联网共赴 5G 万物智联盛宴

物联网赛道空间广阔,具备强劲行业贝塔,技术路径的演进将带来价值量的提升,下游应用的爆发将促进需求的 增长,行业成长空间较大;未来,伴随芯片紧缺逐渐改善,国内芯片企业逐步崛起,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推进, 物联网行业有望呈现快速成长趋势。物联网下游应用场景众多,碎片化特征显著,我们认为现阶段投资机会主要 集中于两大应用场景:

1)物联网模组:具备“率先受益+最具确定性”, 我们提出五星图谱精选优质模组企业,“技术路径的演进+下游 应用的爆发”将带动模组企业迎“量价齐升”机遇,国内优质物联网企业目前已经在全球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成 长为全球化龙头,未来将核心受益; 2)电力物联网:国网和南网“十四五”仍将大力投入,带动电力物联网加速发展,伴随电网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智能化占比和配网侧占比将得到双提升,电力物联网企业弹性空间大。

1)物联网模组:万物智联,模组先行

物联网连接数与无线模块存在强相关性,通常情况下为 1:1 甚至 1:N,物联网连接数稳步快速增长,预示模组 市场空间广阔且成长性较强。一般情况下,一个物联网连接数对应一个无线通信模块,少数功能复杂的终端甚至 会对应多块无线模组。IoT Analytics 最新预测显示,到 2021 年,全球联网 IoT 联网设备终端数量将达到 123 亿个,同比增长 9%,其中蜂窝物联网终端现已超过 20 亿;到 2025 年,物联网连接数有望超过 270 亿,2020-2025 复合增长率为 19%(2020 连接数受疫情影响由 117 亿下调至 113 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两大老牌白马+N 大黑马新秀参与模组市场,各自战略清晰且发展迅速。目前纵观模组市场,参与玩家阵营基本 定型,移远通信+广和通两大老牌模组企业坐镇第一梯队,前者以“模组超市”为发展战略,侧重全方位横向发 展,并率先打入 4G 车载模组领域,整体打造全品类+全制式各类无线通信产品、解决方案及配套产品;后者深耕 大颗粒市场,纵向发力笔记本无线模组及 POS 模组市场,积极参与车载模组领域,辅以各类其他垂直领域模组。 第二梯队,美格智能凭借智能模组新秀崛起,在 4G/5G 智能模组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叠加 FWA 源接华为,整体发 展速度喜人。此外,模组公司百花齐放,有方科技、高新兴、日海智能、鸿泉物联等均有涉猎无线模组业务,可 归入第三梯队。

2)电力物联网:国网&南网大力投资,配网智能化改造成发力重点

“十四五”期间配网改造是重点,其中智能化空间较大,经过我们测算,预计投资规模将达 2964 亿元。2021 能 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中,国网指出未来五年计划投入 3500 亿美元,且根据产业链调研,配网侧改造是“十四五” 期间重要任务,投资占比将会突破 50%,其中配电网侧预计接近 10%-30%的投资用于智能化改造,因此我们预计 未来五年内配网智能化投资总额有望达到 2964 亿元,市场容量较大。

(四)海缆:竞争壁垒高、竞争格局稳定,龙头核心受益

近期风场资源优质的东部沿海地区出台的海风建设远期规划超预期。全国各沿海地区海上风电规划及支持政策 陆续出台,其中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广西等地已给出相应海风发展规划,同时随着海上风机价格及施工成 本的逐步降低,我国“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有望迎来爆发式发展,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十四五”期间,全国 海上风电规划总装机量近 140GW。

根据我国十四五规划情况,我们预计从 2021 年到 2025 年,海风新增装机量预计为 44GW,对应海风产业链投 资额为 4400 亿元,海缆投资额约为 880 亿元,海缆行业由于具备竞争壁垒较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等特点,龙 头有望核心受益。

(五)云计算:受益于数字经济,逐步复苏,静待拐点

从云数据中心投资顺序来排列,依次是 IDC、网络设备及配套(交换机、路由器、光器件)、服务器,我们按照 投资占比来排列,依次是服务器、IDC、交换机、路由器、光模块、光纤连接器,占比分别为 69%、13%、8%、 2%、7%、0.3%。 我们用 5000 个机柜规模的数据中心为基础进行测算,总投资额约为 54 亿元,单机柜建设成本假设为 15 万,土 地价值假设为 1 亿元,单机柜可容纳 15 台服务器;组网架构为 Leaf-Spine 架构,Leaf/Spine 层收敛比为 1.5:1, 路由器/Spine 收敛比为 2.5:1;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使用的光模块分别为 25G、100G/400G、400G;服务 器至 Leaf 交换机使用 MPO-LC 跳线、Leaf 交换机至 Spine 交换机使用 MPO-MPO 跳线,远距离的 Spine 交换 机至路由器采用 LC-LC 跳线。

1) 服务器:我们假设 5000 个机柜可容纳 7.5 万台服务器,假设每台服务器单价在 5 万元,则在总投资占比为 69%,占据云基础设施投资的最大份额。 2) IDC:占据 13%的份额,IDC 投资中,土建装修投资占比 17%、供配电系统 47%、冷源空调暖通系统 15%。 3) 网络设备及配套:交换机占据 8%的份额,光模块占比 7%,光纤连接器占比 0.3%。随着数据中心迈入 400G 高速率时代,以及网络架构向叶脊架构转变,有望提升交换机和光器件需求。

云产业链受到上游缺芯、下游需求放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去年三季度开始回调,目前产业链公司大都处于相对 底部,随着上游芯片供应缓解、以元宇宙为代表的下游应用的逐步兴起,云产业链逐步回暖,建议关注重点关注 云产业链复苏性机会。云基建产业链主要由 IDC(数据中心,给 ICT 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网络设备及配 套(交换机、路由器、光模块、光器件、光纤光缆)、IT 设备(服务器、存储等)等组成,从投资时钟来看,一 般而言,由于 IDC 为重资产业务,建设周期长,所以云巨头一般在 IDC 上会投入持续稳定的资本开支,租用/自 建好 IDC 以后,开始根据业务需求布置整体网络,采购网络设备及配套设施,最后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有计划地 采购服务器并放置于 IDC 机柜内,最后在 IAAS 和 PAAS 层基础上发展云通信等应用。

1)IDC:随着国家严查不合规机房,以及对于能耗的严格管控,IDC 行业供给端持续改善,大量不合规项目被 叫停,一线及周边核心地段大规模优质机房稀缺性逐步显著,从需求端来看,目前较为稳定,还未出现拐点, 尚需静待大流量应用的发展。 2)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交换机行业发展相对稳定,从去年三季度开始,交换机行业增速有所回暖,我们判断今 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速增长。 3)光模块:北美云巨头今年资本开支预期仍将维持较快增长,其中脸书预期 22 年资本开支大幅提升,预计资 本支出将在 290 亿至 340 亿美元之间,另外光模块行业有望逐步进入到 800G 时代,但仍需重点观察 400G 价格竞争、硅光冲击等不利因素对行业的影响。 4)云视频:疫情培育了在线视频、在线办公等习惯,长期有望带动云视频行业发展。

五、投资分析

2022 年 Q1 机构对通信板块持仓和配置意愿略有提升。2022 年 Q1 通信行业机构持股比例为 1.30%,环比持 平,低配 0.48%,在申万 28 个行业中排名第 18 名,主动偏股型基金持股比例为 1.48%,高于 2018Q1-2022Q1 持股比例均值 1.25%,在申万 28 个子行业中排名第 14 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20Q1-2022Q1 机构重仓持股 通信行业总市值从 320.61 亿元上升至 476.87 亿元。

从前十大重仓股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光纤光缆、通信设备、运营商、云视频、物联网、智能制造/IDC 等板块, 从重仓基金数量和持股市值变动来看,Q1 光纤光缆、运营商、云视频等板块受到机构青睐,中国移动持仓市值 增长最多。(1)光纤光缆:2022Q1 重仓基金持股数量和市值均位列各细分板块首位,中天科技海风市场广阔, 发展确定性强,受机构投资者青睐,重仓基金数和持股总市值均位列第一;(2)运营商:2022Q1 中国移动持仓 继续增长,在通信板块中重仓持仓市值排名第二;(3)云视频:亿联网络重仓基金数量持续增长,持仓市值加大; (4)物联网: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重仓基金持股数量及市值双提升。

沪深港通方面,2022Q1 运营商、光纤光缆等板块流入较多,通信设备等板块流出较多。从持股比例来看,2022Q1 沪深港通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超过 10%的股票有宝信软件、中际旭创、工业富联。在 2022Q1 沪深港通流入方面, 中国联通、中天科技、天融信位列前三甲。截至 2022Q1 末,沪港股通对宝信软件和中际旭创的持股分别高达 25.01%和 13.10%,对中国联通/烽火通信/移远通信的持股也达到了 4.73%/4.04%/3.11%,此外沪深股通对亨通 光电/和而泰/中兴通讯/新易盛/天孚通信/广和通的持股比例均比较稳定。

传统通信渐遇发展瓶颈,双碳时代,“智造智联+海风新能源”迎历史性发展机遇。2022 年上半年,需求逐步复 苏,但上游原材料缺货涨价、运输成本增长等不利因素仍然给部分企业造成压力,疫情的反复也给宏观经济造成 一定冲击。展望 2022 年下半年,我们判断疫情和上游成本压力将逐步缓解,5G 用户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随 着国家坚定推动双碳政策、数字经济等,我们认为通信行业投资将围绕“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海风”三条核心主 线展开,同时建议重点关注云计算、运营商等重点板块投资机会。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