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6斤米放多少水(6名厅官喝酒1人身亡事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6斤米放多少水,以及6名厅官喝酒1人身亡事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房山老人被困灌满水地下室,潜水员讲述6小时极限救援

8月1日凌晨2点,冯子豪在北京市区的家里,一遍一遍地清洗着自己的潜水服和其他潜水装备。几个小时前,他刚刚经历了一场进水地下室救援——他和队友们一共潜水8次,花了6个小时,从房山区窦店镇被水彻底淹没的一处地下室里,救出一位60多岁的老人。

被困者与蓝天救援队合影。受访者供图

老人“抢救”物资,被困地下室

从7月18日开始,冯子豪所在的北京蓝天救援公共安全潜水组就开始为“七下八上”的北京主汛期做准备。7月29日19时,北京市启动全市防汛红色(一级)预警响应。7月30日14时,他们启动备勤机制,随时待命、准备出动。

7月31日18时30分,冯子豪和他的20多名队友接到求助信息,房山窦店一位老人被困在灌满水的地下室里,情况紧急。队员们马上出发,到事发小区时天已经黑了。雨时大时小,小区里的积水齐腰深,装备车开不进去,村委会协调来一辆铲车,救援人员带着装备坐到铲车的斗里,向受困老人所在的单元门挺进。

这段400米的路异常艰难。平日里走过去只需要五六分钟,但现在小区本就狭窄的道路上,还漂起一辆辆小轿车和其他障碍物。满载队员的铲车绕来绕去,大约15分钟后,终于抵达被困者所在的单元门。

冯子豪说,当时消防救援人员已经在现场抽水了。他和另一位潜水员大地从单元门进去,眼前的一幕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整个地下室完全被水淹没了。通过单元门侧边一道窗户可以看到内部的情况,“水面到地下室天花板的距离只剩有30厘米。”万幸的是,一张大床垫浮在水面上,已经被困两个多小时的老人此刻正趴在上面。

“老人没在水里泡着,这是她能坚持到现在的最重要的原因。”冯子豪说,当时水温不足10摄氏度,正是这张床垫为老人隔出了生存的一线空间。

冯子豪告诉记者,被困老人是一位60多岁的女性,家住楼上,地下室是储藏室。小区开始积水后,她担心储藏室的东西被淹,下来“抢救”物资,水到脚踝时她尝试推门,却因为水压太大怎么也推不开。她第一时间联系丈夫,丈夫赶到时,水已经淹到了小腿肚,两人合力也推不开门,又联系了周围邻居,当时水已经涨到了膝盖,三个男人合力都打不开门,只能叫救援。

下潜8次,终将老人救出

经过在场救援人员的评估,确定了一套营救方案——由冯子豪和大地两位潜水员携带潜水装备,找到门后,破门进入地下室,给老人换上潜水装备,再将她带出来。但这个方案很快遇到了阻碍。水下完全漆黑,根本辨不清方向,打着潜水手电也没有丝毫作用。冯子豪和大地甚至看不见彼此,只能依靠潜水员通用的“绳语”交流。

用力扯两下,“继续?继续!” 他们摸到了电梯,没有其他的门。扯三下,“停下,有问题。”

半个小时内,两位潜水员一共潜下水6次,都没有找到地下室的门。

第6次在水下时,冯子豪发现两人开始不自觉地浑身发抖。他潜水经验丰富,意识到这是失温了,这在水下非常危险。他狂扯绳子,“升水,回撤。”

因为现场没有清晰的地下室平面图,事后冯子豪才知道自己当时走错了路。正确的路因为水太深、能见度太低,谁也没有发现。

升到水面上,两位潜水员脱下潜水服,换了一身干燥的衣服。根据他们反馈的水下情况,救援人员经过研判,立即决定更改方案,先抽水,把水位降下来,只要地下室能露出一截空隙,视野和能见度就会提升,救援难度也随之降低。

4台抽水机迅速开始工作,水位一点点下降。露出地面的窗户已经被消防员打碎,人们在向被困的老人喊话,安抚她的情绪。

“安抚被困者情绪对救援非常重要,在水下,情绪恐慌的被困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失去控制,不按指令行动,无论对自身还是救人者都是巨大的安全风险。”冯子豪说。

他也凑了过去,对着狭窄的缝隙使劲喊:“我是小冯,我是潜水员,刚才去找您,我和我们的大地一起去的,一会您也会看到我们一定会把您救上来的。您想吃想喝我们都给您递进去,不要害怕。”

1个半小时后,地下室水位下降到冯子豪的肩膀。苦寻不得的门终于被找到了,但只露出上沿的门框,这意味着被困者通过门时头部一定会完全浸入水中,需要潜水员提供呼吸保证。

工具破门之后,两位穿救生衣的队员打头,扫清堵在门口的桌椅等家具,潜水员大地携带呼吸装置在前,负责保证被困者在水下的呼吸。冯子豪殿后,负责保证队友的安全。

四人进屋的时候,躺在床垫上的老人情绪稳定,不停地说着“谢谢你们”。老人不会游泳,又是第一次接触潜水用的呼吸装置,冯子豪和大地耐心地指导她,直到被困者完全学会用呼吸装置自主呼吸后,才进行下一步。还是来时的顺序,在水下,搀扶着老人通过门时,冯子豪感觉她在微微发抖。

此时距离救援已过去近6小时,老人终于被救出。

被困者被救援人员架上地面。受访者供图

潜水队成立一年,冯子豪和他的队友们模拟各种水下救援情况做过无数次训练,其中就包括针对这种视觉障碍极大的水下搜救,他们将面罩全部摘掉,徒手去摸寻水下的物体,“所有的这些都在这一刻极限搜救中得到了验证。”

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编辑 杨海 校对 刘越

一餐聚酒,六名厅官,一人死亡,五人撤职

——这绝对是这些年来代价最高的一场酒局​。

4月27日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一则通报震惊全国:​

2022年12月11日,青海省举办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当天晚上,由时任青海省委委员、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师存武组局,邀来时任省委委员、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青川;省委委员、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文;省委委员、海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多杰;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洪涛;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陶永利等5人。

6名正厅级的一把手,在省委党校学员宿舍,聚餐饮酒,当天晚上6人共喝了7瓶白酒。次日,师存武因醉酒缺席省有关会议,一名干部在学员宿舍被发现死亡。这名不幸死亡的厅官,正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多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经党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师存武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给予李青川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处分,给予王学文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青海省委决定给予洪涛、陶永利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此消息一出,可谓令人大跌眼镜​。六名手握实权的正厅级一把手​,居然在参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学习培训班期间,公然违反组织纪律,违规聚餐酗酒,导致“一死五撤职”,代价不可谓不大​。

进一步去思考,此次事件之所以被曝光,最主要原因还是出现了“喝酒死人”的意外情况​。如果没有发生这一意外事件,这场聚酒可能也就是一场领导干部之间普普通通的“联络感情”了​。

由此可见,尽管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高压态势驰而不息,但是部分领导干部依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会被知道”,各种隐性腐败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正如中纪委通报中所言​:“顶风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隐形变异行为潜滋暗长。”

厅局级的高级领导干部,尚且有这么多人“不拘小节”,下到更基层,相关作风问题可能更为严峻复杂。

即便在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极其困难的时期,部分职能部门的个别人员,向企业“索拿卡要”的习气依然没有改变。借各种检查之名,下企业拿“红包”“补助”,安排“工作餐”的风气,依然在一些地区较为普遍​。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由于今后还要与这些职能部门经常“打交道”,也是“敢怒不敢言”,而改善营商环境的“大努力”,往往就坏在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腐败”​。

尤其是在一些垂直管理部门,由于管理机制高度集中,权力往往容易“任性”,对权力的监督面临着“上级监督远、本级监督弱、地方监督难”的突出问题。​一些吃吃喝喝、收受红包、违规调动、拉票贿选之类的“微腐败”,往往会“层层捂盖子”,最后小事化了​。​

一餐聚酒,六名厅官,一人死亡,五人撤职,代价沉重,教训深刻​。反腐倡廉,可以说是立国之基,执政之本,如何遏制各类风气性的“微腐败”,还需要更多体制机制上、技术手段上的探索​。

创新为帆 征战星辰大海——“中国天眼”成果频出的背后

贵州平塘,连绵群山似凝固的波涛。“海浪”中央,“中国天眼”遥望宇宙,永不停息。

2016年9月,“中国天眼”落成启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称其“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高水平管理和运行好这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

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今年以来,“中国天眼”成果频出,不断拓展人类观测宇宙的视野极限。

06:34

见证创新发展新高度

“中国天眼”有多大?

口径500米,仅圈梁、索网和支撑馈源舱的6座高塔就用掉1万多吨钢材;

反射面板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用掉2000多吨铝合金;

如果将“中国天眼”装满水,全世界每人可以分到2升……

给这只“观天巨眼”做维护保养,难度可想而知。

2022年7月24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夜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光绘)。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自运行以来,“中国天眼”日常运维多靠人工,但因高危作业风险、极端气候等因素影响,人工运维效率低,稍有不慎,还可能造成破坏。运维工作与科学观测之间矛盾突出。

为提升运维质效,“中国天眼”于2019年底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努力下,该项目于今年7月26日通过现场验收。

项目负责人、FAST副总工艺师孙才红介绍,通过这一项目解决了“中国天眼”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高危作业风险隐患、人工维护效率较低、气候条件制约观测等问题。

2022年7月21日,霞光中的“中国天眼”(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智能维护机器人系统将有效确保FAST的运行安全,提高望远镜的观测时间和使用效率,促进天文成果的产出。”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介绍。据测算,这些成果每年能为“中国天眼”增加约30天的可观测时间。

运用智能机器人参与运维工作,是“中国天眼”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推动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高水平管理和运行的典型案例。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作为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的运维工作需要中国科学家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不断“挑战认知和技术极限”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自2011年开工建设以来,“中国天眼”科技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仅在建设阶段,就获得了钢结构、自动化产业、机械工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电磁兼容研发等10余个领域的国家大奖。

2021年3月2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测量基墩(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近年来,以“中国天眼”为代表的一个个重大科技项目,不断见证我国科技发展的新高度。成绩背后,是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而突破力量的源泉,就厚植于自立自强的创新土壤之中。

拓展人类观天极限

发现新脉冲星数量达800余颗,是国际上同一时期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

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有望打开黑洞射电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从观测上证实了蜘蛛类脉冲星的演化理论;

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为理解超大质量黑洞、星系并合历史和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等重要问题提供帮助……

今年以来,“中国天眼”持续产出重量级发现,为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多中国贡献。

“FAST需要以公里级的设施体量,实现毫米级的测量精度,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控部测量组组长于东俊表示,此次通过验收的馈源舱全天候智能测量系统已经实现5毫米的测量精度,未来有望继续提升至2毫米。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在1毫秒的时间内能释放出太阳大约一整年才能辐射出的能量。快速射电暴自2007年首次被确定存在以来,迅速成为天文学最新研究热点之一。

得益于“中国天眼”的超高灵敏度,我国科学家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20190520B,对更好理解这一宇宙神秘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所在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CPTA)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在他看来,这一发现得益于“中国天眼”的建成和高效运行。

“FAST的灵敏度让中国天文学家站在了人类视野的最前沿。”李柯伽说,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的科研团队均已开展了约20年的纳赫兹引力波搜寻,凭借“中国天眼”的优良性能,CPTA研究团队以数据精度、脉冲星数量和数据处理算法上的优势,弥补了观测时长的差距,使我国纳赫兹引力波探测和研究同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随着运维智能化水平的提升,FAST的运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这将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更多观测数据,我们有信心取得更多重要发现。”李柯伽说。

7月26日,工作人员在调试馈源接收机拆装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20多年前,一群中国科学家怀抱着对民族的赤诚和探索宇宙的初心,以“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在全世界都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让“中国天眼”最终得以屹立在贵州的群山之中。

2011年3月,“中国天眼”正式开工建设。为加快工期,台址开挖和装置本身部件的设计、试验同步进行。

“FAST反射面板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厚度只有1毫米,对索网的抗疲劳性能要求极高。”姜鹏告诉记者,反射面板如同人眼的“视网膜”,索网则是支撑“视网膜”的“神经系统”,其结构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工作方式最特殊的,现有钢索都难堪重任。

2022年8月25日,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在馈源舱前(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整整两年,姜鹏带着一帮青年人,进行了大规模的索疲劳试验。近百次失败,从千头万绪中不断探寻解决问题的关键,终于攻克超高强度、抗反复拉伸的钢索,首创主动变形反射面,使望远镜覆盖40度天顶角,成功支撑起“中国天眼”的“视网膜”。

如果问“中国天眼”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除去科学上的价值,或许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敢创新,能创新。

“没人告诉你可以怎么做,谁也没有把握自己的方法一定行。”姜鹏说,“反复试验、多次失败、越挫越勇”的艰难攻关贯穿了“中国天眼”建设、调试的每一个环节。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宣告落成启用,向全球工程界贡献了大科学工程的中国经验和创新实践。

在调试阶段,“中国天眼”又碰到难题。“‘积木’搭好了,但望远镜不能按照总控的指令高效运行。”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控部主任孙京海说,“简单的修复解决不了问题,控制系统必须推倒重建。”

7月26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馈源舱前(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为了尽快开发出新的控制系统,孙京海无数次挑灯夜战至东方既白,几乎重写了全部核心算法代码。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让工程调试进度耽误在自己这里。最终,在正式测试时,一套为“中国天眼”量身定制的控制系统,所有指标一次通过。

创新无捷径,唯有勇攀登。

“敢为人先的魄力、追求极致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定力,是FAST的成功秘诀。”姜鹏说,多年来,“中国天眼”团队为我国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不竭动力。

6月22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全景拼接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在极目宇宙的道路上,“中国天眼”步履不停。天眼问天,没有终点……

文字记者:欧东衢、吴箫剑、潘德鑫、张泉

视频记者:欧东衢、吴斯洋、刘勤兵、杨欣、吴思

海报设计:孙瑶

编辑:储兴华、鲍菲菲、邬金夫、侯帮兴

统筹:黄小希、何雨欣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