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网陈允斌的书值得看吗(陈允斌的书先买哪一本)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陈允斌的书值得看吗,以及陈允斌的书先买哪一本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每位父母都应该读的一本书:让亲子沟通更高效,关系更亲密

《从前慢》中曾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以前我们联系全靠书信。书信来得越慢,拆信的人越激动,拆开信还会将其中的每个字都仔细品味,反复咀嚼。

而现在,别说书信,就是一张明信片都太过奢侈。电子产品代替了手写,不会写的字越来越多,甚至连怎么买邮票怎么寄信都不知道了。

科技发达,让我们的沟通更便捷,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看到画面。但我想,这是不是少了些许等待的煎熬和收获的愉悦呢

九月读完陈允斌与父亲陈德勤联合编著《外公家书》后,深受启发。果断借用了外公每天给外孙写信的方式,断断续续也给Niki和Nick写了有十几封。

目前是写在Niki的一个笔记本上,她每次读完都会写上两句给我的回复, 小本子成了我们之间言语之外的第二种交流方式。

 

喜欢的漂亮本子,无论是写还是读都更心情愉悦

 

 

假期Niki不在身边,所以是写了发到她电话手表上,后来才打印下来贴本子上的

 

 

Nick的本本是可爱的小老虎

 

 

识字量更少的Nick,内容当然要少一点,字大一点

 

后面我计划定期采用信纸和信封给她写,比如一周一次。这样会显得更正式,让她感受传统书信的深意和文字的魅力,前提是我能写出包含深意的文字哈哈,加油

同时也计划教Niki给Nick写信,再贴上邮票邮寄给Nick。让仪式感和文字来加深姐弟感情,同时也可以锻炼姐姐写作。

好了,回到主题,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外公家书》

书是外公在陪伴、教育外孙煊煊的过程中,从煊煊三岁一直到上小学,写下的一千来封书信合集。

一封封信传递了外公对孩子浓浓的爱,也在信中教导孩子学习方法,还教孩子亲近自然、珍惜亲情、懂得孝道,认识自我价值。

每天的信中,外公对孙子煊煊的称呼都会加上不同的前缀,或鼓励、或赞扬、或期许。看似没有意义,却暗含了外公想要传达给孙子的话语。

比如“已经认识很多字的张奕煊小先生”,“爱看书的小朋友张奕煊”,“好奇心很强的小朋友大煊”等……

这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上叫做贴标签(暗示)。当孩子每天都处于一个好的暗示中,他就不太可能变得糟糕,反而是更有可能成为你暗示的样子,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棒!

外公是师范大学的教授,非常懂教育、也非常了解儿童心理学。所以,在给孙子写的信中,外公从来不讲大道理,总是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把自己摆在跟孩子同等的位置来交流

外公也不会一开始就灌输理念,而总是循循善诱、就事论事,在一字一句中逐渐渗透,让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

整个过程孩子还觉得特别快乐,以为都是自己的成果呢。

单独看外公每天的信,可能会觉得无关紧要,但只要连贯地看,就会发现随着几年信件的层层跟进,做人的道理、生活常识、甚至一些学科知识都一一贯穿了进去。

外公每日随信件附上的诗词,也是他经过精挑细选,符合那一天或者那段时间情景的。

我还是在读了外公配的诗后,才知道了回文诗和宝塔诗的存在。特别有意思,原来诗歌除了五言七言,还能这么玩儿

书籍的排版也特别简洁明了,每一页就是一封信,“时间—孩子年龄—书信目的—书信内容—妈妈(陈允斌)的补充”。

每封信最后都是妈妈(陈允斌)对当日事件或信件的补充,更详细地描述了外公写信的缘由和目的,有时也会对诗歌的选择作出解释。

这样的排版对于我们仿照写信,尤其是不知道写什么内容的时候特别方便。直接翻看页头找相同的时间、孩子年龄或写信目的,然后参考着写就可以了。

现在我给Niki写信,也会尽量配一首诗。如果自己实在想不起来,就翻《外公家书》,看相同日期或类似事件外公配的什么诗,直接搬运。然后带着Niki一起读一读,背诵下来。因为这本来也是班主任要求的每天背诗任务。

有时候,我也会在信中穿插几个英语单词,或简短的英语句子。内容都是和当下时间/情形相关的,顺便帮助Niki浅学一下英语,毕竟自己这方面最在行嘛

手写的信件,不仅仅是一封信,还包含着写信人的爱。

我想,这就是信的意义。

希望,爱,能伴随着他们度过属于他们的独特一生。

爱,要让孩子知道

 

自从当了妈妈就开始关注有关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平时也很关注自己喜欢的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的微信。她在今年暑假期间推荐的书中有一本叫《外公家书》。起先我在原来办公室的时候也有孩子读大学的老师推荐过她的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方法——相互写下自己心里的话,彼此进行交流。于是就迫不及待地下了预售书的单,等待着饱读其中的内容。

这本书是一个近千封信件的结集。是一位从事师范教育的老教授写给自己外孙的近千封信件。整本书的编排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进行的。其内容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无所不包,知识含量之大,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达到的。作为出版者之一,作者的女儿——陈允斌,从更多的维度阐述了如何进行方方面面的准备——求助于度娘。

拿到书后,按照惯例,我先阅读了这本书的序,感觉很不错。思绪也被拉回到了自己曾经的大学四年——

在大学四年的时间,因为自己的执拗,所以大学一定遵循不在省内上的原则,来到了滨水环山的烟台。那时候的通讯条件远不如现在。因此,每周的周末都是自己望眼欲穿的时候:期盼着父亲的来信。虽然父亲没有多少文化,可是他很善于钻研,自己会设计图纸,也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他是我的偶像,是我的精神支柱。因此我的困惑都可以在父亲那里得到解决的方案和有效的建议。从生活上从学习方法上,甚至从我的人际交往中,至今我还记得父亲给我的忠告:静坐常思己之过,闲坐莫论他人非。虽然父亲现在离我而去了,留下年迈的母亲和我,但是每每想念父亲的时候我都会翻开那些家书,重温往日的温馨。读着这些,似乎父亲就在眼前。虽然信件被翻折的有些破旧但是情浓依旧。

接下来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书中的一个片段:

这是2006年夏天,小主人公煊煊3岁8个月大时的一封信:

家长应该教给孩子一些天文学知识,孩子以后才会自己抬头去观察星空。(这是作者自己的加注,向读者表明自己写这封信时的意图。)

信件的正文:

煊煊:

今天是一个节日,叫七夕。

在天上,有两颗星星,一颗叫作牵牛星,一颗叫作织女星。它们中间隔着一条银河。传说,牵牛星是一个放牛的牛郎,织女星是一个会织布的仙女。他们只能每年七夕见一次面。

外公写

2006年7月31日

(配诗)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那天晚上我们的运气不错,满天繁星。我指着星空告诉煊煊哪一颗是牛郎星,那一刻是织女星,哪里是银河,让他了解一些天文学知识,一老一小玩得很开心。

后来有一天晚上我带他去超市买东西,路上我朝天上看,他也停下来,跟着我一起看,然后一脸兴奋地跟我说哪里是那个星座,当时我很惊讶他能记得这么牢。

现在的孩子,真正观察星空的少了,我觉得,家长应该交给孩子一些天文学知识,只有这样,孩子以后才会自己抬头去观察星空。如果你不教,他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从这个事情以后,煊煊就喜欢上了天文上的东西,所以说一件小事,就可能引起孩子一方面的兴趣。

外公说

我也在他的书房里,看到不少他天文学方面的书。所以,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一些新的东西,不一定非要他们感兴趣,能够启发孩子就好。

妈妈说

其实家长完全可以手绘一下星空,先画一下银河,然后把牵牛星和织女星画出来,具体怎么画,家长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教会孩子这些,可以培养孩子探索自然的兴趣和对神秘宇宙的向往之情。

因此我也决定为我的孩子写信。这些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而来的感悟,也是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示。爱,要让他知道,溢满字里行间。因此,我把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看的反思写在了我给孩子的信里。

主要是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每一个时间段里,我都有自己的安排,让孩子知道我们都有缺点,也都会犯错,然而这些并不可怕,错而能改,善莫大焉。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至于在孩子有错的时候感到无助和手足无措。

有人说: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初为人母,何去何从?怎一个“学”字了得。备好人生的每节课: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因此在给孩子的交流本我写下扉语:孩子,作为你生命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要给你写信……

有人说:妈妈的话语是有温度的,能给孩子带来天然的安慰;爸爸的语言可以给孩子鼓励和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我妄自揣测:自己的一言一行或许会带来教育上的“罗森塔尔”效应。于是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去做,竭尽全力能让孩子们在心里了留存烛光之明。

孩子们的作业本和练习册就成了我们交流的平台,在每次作业批改的时候我都会给孩子在后面加注一些正能量的评语,语言的力量很神奇,说着说着我就见证了奇迹的发生。

因此我大声呼喊:爱吗?爱就写写信吧!

以上内容为紫图图书出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外公家书》所收到的一封饱含深情的读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