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网CD架(cd架制作)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CD架,以及cd架制作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小窍门 _ 雪糕棍别再扔了,用处多多

已经夏天啦,转眼又到了大口啃西瓜喝冷饮吃雪糕的季节!每次你吃掉这些雪糕以后是不是也会跟豆小果一样,意识到应该把雪糕棍收集起来而不是直接丢弃掉呢。废弃的雪糕棍经过再次小改造,就能在DIY之后变成漂亮的雪糕棍手工艺品哦。

本期小提要

雪糕的历史

雪糕棍大变身

制作方法大解密

雪糕的历史

____

其实中国是雪糕的故乡。早在3000多年以前,中国就有用冰解暑的记载。后来皇宫里出现了用奶和糖制成的解暑佳品,那时候称为冰棍。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代,皇宫里出现了类似现在冰激凌的食品,叫做冰酪。当时,元朝统治者禁止王室以外的人制作冰酪。直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华回国前,元世祖才让人把这种珍品的制作方法教给他。

光秃秃的雪糕棍也可以变成萌萌的手绘书签哦~

你能看得出这个精致的CD架也是雪糕棍做出来的吗?

雪糕棍摇身一变,成为木质的小清新相框。

糖果色笔筒,是不是很有缤纷夏日的感觉。

跟孩子一起用雪糕棍和废旧的木夹子DIY一台木质小飞机吧。

用雪糕棍做的小秋千,上面还可以放一些小物件哦。

拿雪糕棍做一套迷你的桌椅模型吧。

厉害的来喽,用雪糕棍制作的小木屋。

-初阶 雪糕棍书签-

材料

雪糕棍、和风胶带、彩色画笔

方法

1. 准备好需要用的工具和材料;

2. 拿起画笔开始手绘吧,先画出萌萌的小人头;

3. 在画好的头像下面卷上带花纹的胶带纸;

4. 给小姑娘画上衣服口袋吧。

-进阶 雪糕棍耳坠-

材料

雪糕棍、耳坠金属配件

方法

1. 准备好材料,把雪糕棍进行简单的形状修剪;

2. 将其泡进水中,变得稍软后,使用工具在雪糕棍上添加耳坠配件;

3. 涂上想要的颜色吧。

-高阶 小木屋-

材料

雪糕棍(50-60支)

圆形小木棒(牙签或者去掉棉花的消毒棉签)

502胶水

方法

1. 将雪糕棍用剪刀剪成需要的形状;

2. 将这些雪糕棍用502粘贴成半成品;

3. 在屋脊上用圆形木棍进行加固;

4. 用502把半成品粘合在一起,完成。

从今天起,开始收集一整个夏天的雪糕棍吧。

装饰品也有表情

表情是人内心情绪的一种外在表现,哪怕你再狡猾再阴险的人,也能从他的脸上找出点破绽,何况我们世俗中的普通人。喜怒哀乐写在脸上,定格成一件装饰品,放在家中也是耐人寻味的。每天看着这些不同的表情,你的哭笑不也定格为一种常态,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杜甫全身根雕像,放在根雕的琴桌上,有了呼应。

杜甫悲愤的脸,好像他在呐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居易根雕像与杜甫根雕像是一起买的,两者形似,但表悄却不同。

 

白居易仰头望月,凄惋吟咏:“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以上二个根雕作品是在东阳一家工艺品店购得,一见钟情。)

 

竹雕,开心的老头,挂在餐桌上,吃饭也快乐。

 

 

餐桌的另一边挂着这个脸谱,时刻监督我们有没有浪费粮食。

 

我老妈最怕这张脸,来我家第一件事就是摘下它。其实家里有这样一张脸也好,可以练胆量。

 

一个外国老头

 

 

毛竹老爷爷,开心钓鱼翁

 

 

天猫网CD架上一张古埃及人脸,是不是人面狮身?

 

家中的这些木雕像,是在不同的地方买的,当时没想到这样的《表情》系列,但当集中陈列在家中时,却发现了这个主题,那就当家中开个《表情》展。

千万别扔!将废旧零件变为家中“最亮的星”

 

零件用久了、用坏了,它们的最终宿命常常就是楼下的垃圾桶,但你知道吗?每一个单车零件其实都是一件绝美的艺术元素,它们的用途可不仅仅是被装在单车上这么简单。

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这些脑洞大开的手工爱好者们,用单车零件做成的艺术品。

有用的知识要和大家分享,转发本文并关注咕咚骑行,了解更多与单车有关的事!


表盘

用圆形的零件制作钟表的表盘,算是单车零件艺术品中较为常见的做法了,轮组、牙盘、飞轮、碟刹刹车片等部件都可以根据其大小改制成挂钟或闹钟。

用牙盘和飞轮去模仿钟表的复杂结构再合适不过


茶几

茶几也是常见的零件改装工艺品了,只要你的脑洞够大,车架、轮组、前叉……很多废弃的零件都可以用来当作素材。

3部Cervelo车架制成的桌腿,主人够“壕”!

这么多零件拼成的茶几,真的是一点也不浪费


台灯

对于单车发烧友来说,床边案头怎么能少的了这些机械元素的陪伴?用坏的前叉、曲柄、把立,就像玩“乐高”一样,使劲往上招呼吧!

这个由废旧轮组改制的台灯,开关被巧妙地设计在了气嘴处

把这么多花鼓接在一起制成灯柱,就像拼“乐高”一样

前叉改制灯柱是“老套路”了,但仍被爱好者们津津乐道


镜框

外胎磨损严重了?没关系,换下来刷干净,它可是做镜框的绝佳素材!

旧轮胎转眼就变新镜框


各种各样

什么?你家里的家具已经都快变成用单车零件做的了(好壕)?别忘了,墙面上,展示柜里可都是需要装置类工艺品来进行点缀的。

“羊角”车把看来要在车座的配合下才能真正为自己正名

飞轮片和轮圈做成CD架,你能想到吗?

牙盘退役后去做了墙面挂勾,仍然老当益壮


有用的知识要和大家分享,转发本文并关注咕咚骑行,了解更多与单车有关的事!

 

除了回忆,2023 年了 iPod 还能带给我们什么?

GameBoy、NDS、iPod、有线耳机、CD 机、黑胶唱机……等复古数码产品总是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魅力。对「九零后」来说,iPod 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在 2023 年,流媒体无孔不入的今天,一台音质「白开水」的播放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零几年的我们是怎样听歌的?以及我的 iPod 情结

2006 年,彼时还在上小学的我,拥有一台容量 256MB 的纽曼 MP3,不锈钢的外壳、一块很小的彩屏,里面装着数十首周杰伦的歌(下载自早已消失的「百度 MP3」),这就是我最早的音乐消费方式。受盗版 MP3 音乐的影响,当时基本已经没人用 CD 机听歌,国产 MP3 的价格通常在两三百元。魅族算是比较高端的品牌,其他流行的品牌有纽曼、昂达等等。「苹果」对我这个三线城市的小学生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尽管在更大的世界里,那个戴无框眼镜的秃顶男人和他的 iPod + iTunes 生态已经为混乱的数字音乐市场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我的那台纽曼 MP3 大概长这样

 

我当时住的宿舍是由一间大音乐教室改造成的,摆了二十多张双层木板床,一架已经不能使用的废旧钢琴摆在门口的墙边,被大家用来放置水瓶。这里一共住着两个班级的四十来个男生。如果说我们中有八成都是周杰伦的歌迷,这一点都不夸张。每天的午休时间及晚上睡前,大家常常在被窝里用 MP3 听歌。

睡我对床的同学(且称呼他为「C 君」吧)从小练钢琴,印象中他好几次请假去外地考级和比赛。他用的 MP3 和我们的都不太一样——首先是个头大很多,正面是白色的塑料、背面是不锈钢,一块很大的屏幕,屏幕下方是一个乍一看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的圆盘。另外,他的耳机是全白色的,这也比较罕见。

一天午休时,C 君问我要不要听周杰伦的新歌《夜的第七章》。于是他把他的 MP3 递给我。那是我第一次体验 iPod Video(即 iPod 5th Gen)。需要说明的是,一切的美好感受都是十数年后的我回溯记忆的时候,通过脑补的方式强行添加的。而当时,让五年级的我感到无比震撼的是那台 MP3 夸张的容量(60GB!),以及 C 君往里面塞了那么多音乐(除了周杰伦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钢琴曲),当然还有那个我始终没搞懂如何操作的圆盘。

哦,对了,C 君后来告诉我,这台播放器是去香港旅游时买的,价格在 2000 元以上,这也着实令我感到震撼。

 

……而 C 君价值不菲的 MP3 长这样(图源 Wikipedia)

 

再后来,MP4 和 MP5 播放器相继席卷市场,越来越大的屏幕、越来越多的功能成为各品牌攀比的主战场,情形颇似 2012 年前后的安卓手机市场。2007 年,我拥有了一台昂达 MP4。这台 MP4 有着大约 5 寸的屏幕和 4GB 的机身存储,最重要的是,它还内置代言人周杰伦的《我很忙》专辑。

 

内置《我很忙》的昂达 MP4,型号是 VX757

 

不久之后,一台 iPod 再次让我感到震撼。2008 年,我和在外地上中学的朋友 W 君一起闲逛,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非常小巧的播放器——闪亮的蓝色外壳,带有漂亮的弧度,还有那似曾相识的「屏幕+圆盘」造型,以及全白色的耳机。这是一台第四代 iPod nano。和一般的 MP4 相比,它轻薄、精致得不可思议,厚度堪堪容下 3.5mm 耳机接口。之后 W 君又给我演示了重力感应和 Cover Flow。我当时大概以为这是某种魔法。

 

W 君的 iPod nano 4th gen,蓝得耀眼、轻薄得夸张

 

……

好了,就此打住。

2008 年之后,iPod 的魅力就开始逐渐褪色。同门 iPhone 全球爆火,诺基亚、步步高、LG、三星纷纷推出音乐手机(敲下「步步高」这三个字的时候,一段广告音乐就自动在我脑中响起),「音乐」从值得用一种单独设备来承载的特殊存在,变成了手机不断扩张的功能矩阵中最基础、最不值得一提的一项功能。打个比方,就像曾经的茶,变成了今天「奶茶」中的一味原料,它虽然不能缺少,但也不再是主角。

之后,我拥有了我的第一台 iPod,但那是一台 iPod Touch 4,我更愿意将其称作 「An iPhone without the phone」,而非正统意义上的、那个和「音乐」血浓于水的 iPod。

 

 

“An iPhone without the phone”

 

说实在话,我们这一代人(1995 年左右出生)少年时能接触到相对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要感谢那个短暂存在的、混乱的,同时也是开放的互联网影音世界。根据我与朋友聊天时了解到的情况,稍长我几岁的那一代人(80 年代末或 90 年代初出生),他们中小学时还不太能接触到互联网,他们消费音乐的方式是买 CD、听 CD,甚至连磁带都还有不少的受众;而比我小几岁的那一代人(2000 年左右出生),等到他们中小学时,日韩偶像正在挤压属于音乐才子的舞台空间,同时在线音乐市场开始正规化,音乐手机和智能手机则将曾经辉煌的 MP3/MP4/MP5 逼到悬崖边。

——扯远了,让我们讲回 iPod。

2023 年,我拥有了一台 iPod classic,以及那些必不可少的「折腾」

我喜欢的 Youtuber (Canoopsy) 曾经发过一条视频,说他为什么仍在使用一台 iPod 2nd gen。不得不说,在潮人手里,一台 retro 味十足的 iPod 加上一幅 Koss PP 耳机,真的还挺酷的。

 

Canoopsy 和他的 iPod

 

比起当年高不可攀的售价和极其有限的购买渠道,在 2023 年购买一台「双改(改固态硬盘、改大容量电池)」的 iPod classic 显然要方便、实惠得多。我花费一千元,在闲鱼上购买了一台容量为 512GB 的 iPod classic,除了屏幕略有一点点老化痕迹之外,一切都和全新的别无二致。我想,对于和我一样想拥有一台 iPod 的朋友,「购买 iPod」这个步骤绝非难关,所以我还是多分享一点入手之后的那些「折腾」吧。

 

新崭崭的 iPod classic (512GB)

 

翻出许久不用的有线耳机、将 4000 多首歌曲整理进 iTunes 资料库,然后点击「同步」——理论上,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但是真的如此吗?

有线耳机

首先声明,我认为无线耳机全面优于有线耳机,如果不是为了 iPod,我是绝对不会再用上有线耳机的。另外,我认为喜欢音乐绝不等于看重「音质」,如果您特别在意解析度、声场、齿音、层次……您可能已经从一名热爱音乐的「乐迷」变成了一位业余的「录音工程师」。

拿到 iPod classic 时,我手里仅有的有线耳机是:一副森海塞尔 IE40 Pro(入门监听耳机),以及一副不知道哪个古早苹果设备附赠的耳机。出于纯粹的好奇心,我又买了两条便宜的国产耳塞,分别是鼎鼎大名的「早知道,还是原道(¥9.9)」,以及「水月雨 Quark(¥49.0)」。实际听起来,我发现这些耳机之间固然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几乎完全不影响欣赏音乐。尤其是原道耳机,还真的挺让人惊喜的(倒是不至于流下「悔恨之泪」……)。

 

原道有这么多种颜色,真想买来搭配 iPod nano 哈哈

 

说到这里,其实我建议您去做个简单的实验——晚上睡前,将手机放在枕边,打开一期播客,闭上眼,把音量调整到刚刚好能听清人声的程度。然后再睁开眼,你会发现突然就听不清了,仿佛听力突然被削弱了一半。这体现的是感官之间的代偿作用。换言之,你的大脑真的有一种能力,能让你的听觉变敏锐(这种能力通常被 Hifi 圈子称为「脑放」)。在我看来,「脑放」是真的存在的,音乐不只是耳膜接收到的机械振动,听音乐的过程原本就应该是脑耳协同,为什么要否定大脑的「渲染」作用呢?

再说回来,既然已经用上 iPod 这样返璞归真的前端了,不如就用一些同样返璞归真的耳机来搭配吧。何况不同类型的耳机应当服务于不同类型的音乐,而非更贵的耳机就能包打一切。如果从还原声音的角度来看,没有耳机能达到现场听音效果的九牛一毛。只听听流行歌的话,原道又有何不可呢?

音乐和播客

最合理合法,也最折腾的办法当然是把自己的 CD、黑胶一张张地翻录出来,然后再手工填写曲目信息、转换格式,最后导入 iTunes。但说实话,这样「钻木取火」又有什么意义呢?何况许多新歌连 CD 都没有发行。总之,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本地音乐库,大致有这么几个步骤:

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取得音频文件(iTunes Store 版本的 AAC 文件我认为是最佳选择);

若是 FLAC、DSD 或 MP3 格式文件,使用 MediaHuman Audio Converter 转换成 256K AAC 格式;

用 MusicTag 整理好曲目信息。在这一步你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的规范系统,例如音轨号写成「1」或是「01」或是「1/10」。

导入到 iTunes(我特意用一台 Windows PC 来管理 iPod 音乐库而没有使用 Mac,是为了不让 Apple Music Library 和本地音乐库之间产生任何奇怪的问题),然后点击「同步」。

对于播客,事情就要简单许多。iTunes 里可以直接下载你在 Apple Podcast 里订阅的播客内容,然后很方便地同步到 iPod 上。就是偶尔有些播客的封面图不能正确显示。对于《半拿铁》这类时效性不强的播客,我会考虑放个几十集在 iPod 里,也许偶尔会听听;但是对于《声动早咖啡》这类时效性很强的内容,显然就不太适合用 iPod 来听了。总的来说,我还是更愿意使用手机和 AirPods 来听播客。

视频

按理说,在 2023 年用 iPod 听歌尚能理解,但用这块 2.5 英寸 320*240 的屏幕来看视频,就多少有点匪夷所思了。但是实际上,用 iPod 来看一些古早的演唱会录像、老的电视剧等等,还真挺有当年的感觉。

 

尤其当你的视频原本就是 4:3 比例的时候……一切都合理了起来

 

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参考这个视频,已经说得非常详细了。

番外

毕竟时间距离 iPod 刚诞生那会儿,也过去了 20 多年。就连「听音乐」这件事,也已经改变了不少。用轻松的音乐作为工作或学习的 BGM,成为了一种常态。iPod 给人的感觉还是「我要一张张专辑地好好听歌」,但在专注工作的时候,这种气质反而好像有点格格不入。

我的习惯是在工作时播放 Youtube 上的「Playlist」视频,实际上就是 Youtuber 为你挑选了一系列轻松欢快的 Lo-fi、爵士或者流行歌曲,整个视频时长通常在 1~2 小时之间。这样做可以省去在工作前思考「听什么歌」的步骤,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为了让 iPod 能担纲这个职能,我使用 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 将这些 Playlist 视频下载下来,转成音频格式,并配以自制的封面图,导入到 iTunes 里,就像把一整个 Youtube channel 的内容转成了一张「专辑」,也挺有趣的。(要点:下载时选择 480p MKV 格式,其中封装的音频质量最高。Mac 用户可以使用 Downie 代替 IDM。)

我总共从两个 Channel 下载了 100+ 个这样的 Playlist,够我听好长时间了。如果有需要的朋友,我也愿意分享给你。

 

从 WRIGHT ON A PLANE 频道下载的 Playlists,自制封面图

 

iPod 给我带来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折腾旧东西这件事本身并不稀奇,毕竟人多多少少都有怀旧的情结(题外话,推荐一个折腾老游戏机的 UP 主:@吃饱了撑了殿下)。也许今天的 PS5、iMac、iPhone 14 Pro Max 也会成为 20 年后的怀旧对象。但是与许多实用价值有限且几乎没有可拓展性的旧电子产品相比,iPod 特别给我一种尚有余力、宝刀未老的感觉。

我得到了什么?首先,专注。

我不想很矫情地说只有用不联网的播放器听歌、用纸质书看书才能让我专注。能不能专注于内容从来就是个人心性的课题,闹中取静方为最高境界。但是当嘈杂的「智能推荐」「猜你想听」「热歌热榜」全部消失,我面前只有我亲手整理的专辑列表,一切都被动地等我去选择的时候,我才真正能捕捉细微的感受,听到心里的声音:

今天下着小雨,想听陈绮贞的《沙发海》;
今天阳光不错,想听吴青峰的《马拉美的星期二》;
突然想起了 2019 年的某件事,不如听听那时爱听的余佩真……

是的,我说的「专注」并不是专注于音乐,或者专注于工作,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iPod(以及所有非联网、非智能的东西)都是「安静」的,他们不会像魔镜一样,用黑盒子里的人工智慧来和你对话(或者说,向你喊话),而就是做好一面镜子,帮你看清自己。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想听什么、爱听什么,我也祝你能像一个 2000s 的老乐迷一样,从 iPod 里而不是算法洪流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音乐品味。

 

魔镜魔镜,我今天该听什么音乐?」

 

其次,一个真正 reliable & fully customisable 的本地音乐库。

我从 2014 年开始使用网易云音乐,2015 年开始使用 Apple Music,2018 年尝试过 Spotify,一路走来,我的体会是,云服务并没有让享受音乐这件事变得更轻松,至少还达不到像 iTunes + iPod 那样「一劳永逸」的地步。平台之间的版权纠纷、莫名其妙的下架、不全或不准确的歌曲信息、各种会员和订阅、广告、过于臃肿的功能、低质量的翻唱、以及一旦断网就烟消云散的「音乐库」……相比之下,买 CD 还真的简单直接很多。

我想,用流媒体代替往昔的「电台广播」,而用 iTunes 来代替「CD 架」是个合理的选择。流媒体能提供的,终究只是一种「试听」,哪怕试听的期限可以是很多年。这一点和用 Calibre 来管理本地书库是一个道理。

梁源老师说他听过 2 万张专辑。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杂食音乐爱好者,能听下 2000 张专辑吗?因此维护一个我自己的音乐库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当前我的 iPod 里只有四百来张专辑、4300 多首歌,而我仅仅用了四五个小时来整理,所有的曲目信息都是准确的、清爽的。以后要做的,无非是偶尔往里面添加新的专辑、新的歌曲罢了,几乎不需要花费什么时间。

最后,一点酷酷的感觉。

做小时候的自己幻想的「酷大人」可没那么简单。小时候的游戏也许你不再觉得好玩,(你现在一定可以买得起一大堆游戏王卡片,可是你还想玩吗?还有人陪你玩吗?),但 iPod 和小时候喜欢的音乐真的不会过时。十五年前它有多酷,今天依旧如是。

我失去了什么?

当然,iPod 和我们习惯的听歌方式之间,已经有了不小的落差。我将这些落差归纳为「我失去的体验」。至于这种失去是好还是坏,恐怕就因人而异了。

首先,Siri。

无论是在走路的时候,还是开车的时候,让 Siri 为我播放某某歌曲或某某专辑,都是我的一个习惯动作。iPod classic 显然与 Siri 毫无瓜葛,甚至连更早的 Voice Control 功能,都晚于 iPod 好几年出生。所有选择音乐的动作,都必须由手指拨弄轮盘来完成。

我很快就意识到,让 Siri 帮我放歌,就像在指挥实习生干活——我明知道它理解不了复杂的指令,于是干脆只说那些名字简短好念的歌曲。久而久之,当我说出「Hey Siri」之后,我只能脱口而出那寥寥几张专辑或者少数几首歌曲的名字——我要如何让 Siri 为我播放一首贝多芬的 97 号钢琴三重奏 (Beethoven: Trio in B Flat Major, Op. 97- Archduke)?我要如何读出《H³M》才能确保 Siri 能正确理解?

Hey Siri,播放方大同的《爱 爱 爱》。

对不起,在您的资料库中,没有找到方大同的《爱 爱 爱》。

……

Hey Siri,播放陈奕迅 2005 年的专辑。

对不起,在您的资料库中,没有找到陈奕迅的「2005」。

……

我不会说 iPod 的转轮比触屏 + Siri 的智能手机更方便,但是思来想去,觉得缺少 Siri 对我而言,恐怕不是件坏事。至少,许多名字稀奇古怪的专辑,多了和我「见面」的机会。

其次,歌词。

对流行音乐,我是欣赏歌词多过欣赏旋律的那一派听众。之前弃用 Spotify 也是因为它对歌词的支持实在是稀烂,而一直使用 Apple Music 的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歌词显示功能极其出色。相比之下,AM 的前身 iTunes 对歌词的支持就相当有限了。为数千首歌一一添加歌词(而且还不能动态显示),一定是一种折磨。因此,歌词绝对是 iPod 的一个减分项。

最后,分享。

我想,在用上智能手机之前,我们已经懂得如何分享音乐了。彼时「分享」意味着两个人要真正地靠在一起,将两人的耳朵用音乐(和耳机线)相连……

 

以前,「分享」行为还有属于它的物理载体……

 

然而今天,独享 iPod 还好,要是两个人用一台播放器、一副耳机,多少还是显得有点肉麻了。不过这也好解决,还是回到手机,用流媒体平台把音乐分享给朋友就是了(除非你要分享的音乐遇到了「版权问题」)。

Let’s Get Back to 2000s

其实旧东西从来就不是完全地败给新东西,尤其是像 iPod 这样的产品,你甚至很难说它有哪一点是真正「过时」的。如果 iPod 支持蓝牙耳机会更好吗?似乎也不见得。需要一两天充一次电的蓝牙耳机,搭配一个礼拜左右才需要充电的 iPod ,其中的不协调感可能也会破坏用户体验。

就说到这里吧。

如果感兴趣的话,祝你拥有自己的 iPod。Let’s get back to 2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