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网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什么意思(三思课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什么意思,以及三思课堂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三思即行——“三思而行,再思可矣”的感悟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做一件事应当经过反复思考、深思熟虑,才去做;反复思考差不多就去做,根据实际情况再思考,这样就可以了。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曾广贤文》全集收录这句话,据说来自孔子和学生的一段对话:学生问,一件事,想三遍再去做好吗?孔子说,不要想三遍了,只要想两遍就可以了。可以看出,孔子强调做一件事,要反复思考、深思熟虑,但不能死板于“反复”思考,针对死板教条、看重思考、优柔寡断的人,甚至劝其少思考。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曾广贤文》里的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也很有启示,做事时既要三思而行,更要把好度,不能反反复复循环于无尽的思考中,成了思考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思考再成熟的事,在做事的过程,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还需要根据变化再思考。因此,做事不能思量过重、犹豫不决、畏缩不前、因循教条;要三思而行、深思熟虑、果断行动、边动边思,才有可能把事做得更好。

成都这所学校,来了场“双减风暴”,雷厉风行

9月27日,成都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双减”的靴子终于落地。

与此同时,在青羊区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师大实外”),一场“改革风暴”早已起势,随着成都“双减”方案的落地,更是雷厉风行。

“双减”更要提质

提质的根本在课堂

改革首先体现在课堂上。

“‘双减’的有效落实,前提是减负,关键在提质,而提质的根本在课堂”,学校校长张伟说。

这正是师大实外一直在推进、永远在路上的探索。

学校自2014年起就启动“三思课堂”改革,革“应试课堂”为“育人课堂”、革“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革“知识课堂”为“素养课堂”,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三思课堂”改革之下,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提出以细化目标为导向的“三步导学”,备课时老师们必有三问,这节课“学什么、用什么、怎么学”,进一步明确课堂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坚持每节课只设定一个主要教学目标”,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宁廷平说。

起初,也有老师反对,“语文知识点众多且零散,只设一个目标,设哪个?舍哪个?这太难了!”集体备课时,老师们也经常因为某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发生争论。但也正是在争论中,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更加明晰,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师大实外初中语文教研组,区优秀教研组,多位教师获成都市优秀班主任、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好的课堂当然也离不开“有趣”二字。

刘孟娟,师大实外高中语文教师、高级教师。十余年教龄,她的教学秘诀是,“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他们同龄感”。

因此,课堂上,她能用最现代的语言去解读古诗词,她讲的李清照爱酒爱美、有血有肉,极受学生喜欢;课堂外,杨洋、肖战、王一博等学生们喜欢的明星她也都能聊得酣。

 

师大实外语文课堂。

 

此外,为提高教学质量,师大实外实行分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初中语、数、外,及高中语数外、文综、理综等科目都分层走班,分类教学,因材施教。

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不同的分层班,其教学标高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节奏的把控,还有课后作业、个别辅导等都有所不同。

“B层重基础,需要老师们反复输入和输出;A层则更重拓展”,宁廷平说:“课堂上务必要照顾到每个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师大实外。

 

在作业设计上下真功夫

构建以校为本的高质量作业体系

减负离不开减作业。 减什么?如何减?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师大实外专门出台作业管理办法,力图构建减负提质的高质量作业体系

学校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和教务处—年级组长—班主任三级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实现作业系统管理,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和作业总量。

由班主任具体协调、统筹学科作业数量和时间,相互兼顾、彼此协调,确保学生能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保证全部学科的作业完成,尤其是初中生的课外书面作业总时长控制在90分钟内

 

师大实外语文“课堂”。

 

这就要求老师们在作业设计的质量上下真功夫。

学校高中语文教研组提出,要把作业“化整为零”,将一些基础性的考察融入课堂,减少课后重复作业。此外,还要注意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陈熟曾数次参加高考阅卷,在他看来,高考语文改革在高考中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现在的高考语文,阅读量大、阅读面广,以这届高三零诊为例,整个试卷的阅读量已接近1万字”,陈熟认真地说:“而且更加考察学生的积累、理解能力,基础的筛选和组合信息类型的试题越来越少。”

因此,除了一些基础练习,师大实外高中语文作业更加强调课外阅读,除课本要求的课外读物外,老师们也会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拓宽学生阅读面。

 

师大实外高中语文教研组,曾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国家级、省市级一等奖。

 

“双减”之下,作业的个性化、差异化也尤为重要

“根据学生们的学情将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题,由学生们自主选择;同时,即便是同样的题目,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也会有不同要求”,陈熟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巩固或提升的效果,而不是为了作业而作业。”

减量同时,如何提质?

对于高三年级、九年级,师大实外会组织老师们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坐诊”,为学生们“开小灶”。

每周一、三、四下午第三节课后,师大实外高三、九年级老师们都会出现在走廊里,只要同学们有问题,就能随时找到老师。这被老师们笑称是“走廊摆摊式辅导”。

“有时候刚刚上完两节课,还来不及喘口气就被学生们围住了,累是真累,但看到学生们认真的样子,就觉得一切都值”,一名高三年级老师说。

 

师大实外毕业年级“坐诊”。

 

丰富课后服务、改革学业评价体系

减负,也要减焦虑

作业减了,课外培训减了,不少家长却焦虑了:学生岂不是放羊了?并不是!减负,是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

新学年,“幸福课程体系”之下,师大实外推出了更为丰富的课后服务,自习课之外,60余门选修课充分满足了学生们的各种爱好和需求——

科技创新类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无人机航模、3D打印等

体育类的射箭、自由搏击、游泳、各种球类运动等

艺术类的钢琴、小提琴、管乐团、影视配音、陶艺制作、戏剧表演等

心理健康类的冥想练习、沙盘游戏

国际理解类的法语、英语电影音乐欣赏等

此外,学校针对学科拓展也开设了非常有趣的选修课,让学生们发现了学科学习的“另一面”。

以语文为例,高中开设有梦回大唐、《红楼梦》整本阅读、文言拾趣,初中则设有魅力国学等。诗歌里的游戏、《红楼梦》中的食谱、酒宴文化、诗人词人的逸闻趣事等,老师们从不同角度切入,带领学生们发现、感受语文之美。

学校的“青藤”文学社和“奇迹”戏剧社等社团活动,为学生学科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与此同时,师大实外对学生评价也做了深度改革

首先是减少考试次数,初中年级仅安排期中、期末考试,明确各班级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与此同时,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也做了大幅调整。

· 首先,将分数评价改为等级评价。期中、期末考试不再打分,而是以A/B/C/D四等评价机制替代。同时学校明确要求

· 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

· 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

· 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其次,将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堂表现、作业/练习完成情况、合作学习情况等都将纳入期末学业综合成绩评价并占比20%考试结果评价则占比80%

专业成长扎实、工作氛围温馨

“师大实外,就是家”

“减负提质”,根本在课堂,而课堂的灵魂,在老师。

师大实外历来重视教师发展,在新学年的工作计划中,学校就将教师发展列为重点工作,提出要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养,服务“双减”工作落地。对教师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不忘“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追求教育的‘幸福度’,成为有尊严、幸福的教育人。

学校建立各类教师发展共同体,包括学校管理人员发展共同体、基层管理人员发展共同体、年级教师发展共同体、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班级教师发展共同体、新老教师共同体等,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师同伴互助作用,鼓励老师们携手并进。

 

师大实外·幸福教师

 

宁廷平介绍,学校尤其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每学期开学,都会组织专题性专家培训;日常区、市级教研培训更是一个不落。与此同时,学校也积极承担区级各科教研活动,邀请全区优秀教师到校,鼓励老师们在开放交流切磋中不断提升自我。

“最重要的还是校本教研”,宁廷平说。为此,学校推行各教研组主题发言人教研活动外,把教研组、备课组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提升为定点、定时、定主讲人、定主题的教学研讨。同时,学校每学期举行“三课活动”,分别由毕业年级教师、新聘教师及其指导教师献上研究课,各教研组、年级组相关教师参与观课、议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课题研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阵地。

师大实外高中语文组承担区级课题《高中〈唐宋诗词阅读与鉴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诗词的现状,改变诗词内容学习浅薄、僵化的困境等问题中,做了很多极富价值的思考,多次在各类交流活动中得到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名师的肯定。

刘孟娟是2011年到师大实外的,在这里,她由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为高级教师。“专业成长扎实、工作氛围温馨,我觉得这里很好。对我来说,师大实外,就是家。”

 

师大实外·幸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