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99式军用望远镜多少钱(高倍高清望远镜1000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99式军用望远镜多少钱,以及高倍高清望远镜1000倍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99年自制的望远镜

天猫99年4月,我从路桥公司回到昆明家中,不多的一点钱交给母亲。我就基本没钱了,6月我去学家电维修了。4月到6月之间,我一边自学电子技术,一边搞点小制作。

电子制作之余,我是喜欢望远镜的,那时去过一次花鸟市场,那里有望远镜卖,而且是很多摊位在卖。问了一下,8倍小双筒要价80元,这个钱对当时的我真是天文数字,虽说98年我花180元买过一个疑似8X50双筒望远镜,但那时毕竟我有工作。99年就太难了,没有工作。

于是决定自制,那个时候,要想买望远镜镜片比买望远镜本身还难,买望远镜只要有钱就可以了,而镜片,就是有钱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买去。

我技校时的《物理》一书中介绍过望远镜的结构,而且在那之前我捡到几页母亲单位上邻居哥哥的望远镜套件的说明书,所以自制就有了一定参考资料。

我找到一付家里人用坏了的老花镜,度数记不住了,现在回忆一下,估计焦距在400mm左右。我又从猫眼上拆得一个凹透镜。又找到家里几个老式电筒。我先把眼镜的镜片拆下来,把三节电电筒的玻璃和灯座也拆下来,再找到一点黑色橡胶皮,把外部剪成原型,和电筒上的圆形玻璃一样。由于眼镜片是经过打磨的,已经不是圆形了,所以内部剪成和眼镜片一样的形状,但要稍小些。这样的胶圈剪两片,把眼镜片夹在中间,最后用电筒的盖子把胶圈和镜片装在电筒上。

左手持电筒改造的望远镜,右手持凹透镜,试看了一下,镜筒短了。本来老式电筒有一种加长管,可以把两节电筒加长为三节的那种,要是有两个就好了,但刚好没有,一个都没有。于是拿一个两节电电筒,拆去灯座和玻璃,用钳子把它头部的外丝改成内丝,这一步非常吃力,然后拧在三节电筒的尾部。最后再试看还是稍微短了点,但基本能用。又找来一个药瓶,把底部切开,固定在两节电尾部,把瓶盖钻一个眼,把凹透镜固定在小眼里,这个眼不能大,比凹透镜略小些,让它和瓶盖呈过盈配合,以便凹透镜不会脱落。最后还用一点胶布粘在瓶盖上,这样凹透镜更不容易脱落。

望远镜做好后试看,比较模糊,因为放大倍数过高了。那个老花镜的焦距就算450mm。凹透镜外圈(固定用,不参加光学折射)的直径约8mm,镜片有用部分直径约6mm,焦距就算-6mm吧,450/6=75倍。一个口径只有40mm的老花镜,做到了75倍,图像不模糊才怪。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我找不到焦距更长的凹透镜了。

4月到6月之间,父亲,我和我弟还去西山玩了一趟,当然主要路线是西山后山,我把那个望远镜也带去了~当然路上得藏着一点,以免路人好奇。到了山上,我们三人都用那个望远镜观看过景物。

6月份我参加家电维修学习了,有一次一个同学来到我家,也看到了那个望远镜。回到班上就和其他同学说,我用电筒做了一个望远镜,把他肚子都笑疼了、、、望是望得见的,只是有点模糊。

一个笑话,从我多年的经验来看,一个没用过望远镜的人,听说另一个人用望远镜,第一反应就问,你是不是用来看美女。那个望远镜我不是没望过美女,但不是主要目的。几个原因,一是放大倍数过高了,我对面楼离我不过50米,看对面美女模糊。二是放大倍数过高,再看美女就失去美感了~再美的美女在电子显微镜下都会失去美感。三,美女是运动的,不便观察。我多数时候是看远处的建筑物,广告牌,霓虹灯,树木,高架桥上的路灯等,这些固定不动的物体更便于长时间观看。如果大家不了解用望远镜看美女的不便,我比喻一下大家就明白了,我曾用望远镜看空中的小鸟,它们一会飞高,一会飞低,一会飞左一会飞右,要找到它们非常不便,长时间观看会很痛苦的,所以我也很少用望远镜看飞鸟。

那个望远镜后来我把目镜拆了,去年还在,这几天找了几次,望远镜主体也就是那个电筒和目镜都没找到。希望还能找到那个老花镜,让我再次体验当年的望远镜。

5分钟结束战斗,活捉1名越军,最大遗憾:2名战士误伤牺牲

作者:风影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准备阶段,11军33师99团为查明团当面敌情,派特务连侦察排配属工兵2人,于1979年1月31日在老口岸地区组织伏击捕俘。俘敌1名,毙敌2名(其中越南特工1名),缴获苏制冲锋枪1支,五六式冲锋枪2支,子弹400余发,手榴弹2枚,地雷1个,八倍望远镜一具及部分军用物品。初步查清了巴楠棍、楠沙地域之敌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系、工事构筑和地形道路等情况。

 

中越边境,金水河地区现景

 

老口岸位于越方楠沙山西侧山腰,突入我金水河地区,北接敌防御中心巴楠棍,东南靠1012.4高地,西北方向与我那发、金水河隔河相望。该地两面临河,地形复杂,山高坡陡,灌木丛生,杂草茂密、荆藤交织。在界河沿岸越方一侧、大桥附近设有大量地雷、竹签和铁丝网。

越军在老口岸,402高地驻防一个排的兵力(其中有部分特工人员)。我军经观察发现,越军每天派出3至5人的观察组,从402高地出发,经老口岸至原越方边境检查站设立观察哨,对我进行观察。

为了捕捉俘虏,查明情况,并除掉敌人这个观察哨,33师和99团首长下令侦察排对老口岸敌观察哨之敌实施伏击捕俘。侦察排受领任务后,立即召开了会议,认真分析研究了敌情和地形,迅速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并开设观察哨,观察敌情、地形。

经连续几天的观察,摸清了敌观察哨人数,往返路线、时间及其活动规律,熟悉了设伏地区的地形,道路。根据这一带地形特点和越军活动规律,选定了便于隐蔽、指挥、出击和撤回的伏击位置,制定了伏击捕俘战斗方案,研究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处置预案。

捕俘分队由团侦察参谋赵忠启带领,整个捕俘行动由99团副团长石本富指挥。捕俘组由10名侦察兵组成,下分5个小组,携带手枪10支及匕首、捆绑绳,配置在402高地以西,大桥以东公路转弯处,担任捕俘。

火力掩护组由6名侦察兵组成,携带冲锋枪,分为两个小组。第一火力组3人,配置在捕俘组东侧公路两翼,担任阻击402高地、巴楠棍方向增援之敌和断敌退路,并负责掩护捕俘组撤回,第二火力组3人,配置在越军检查站东南侧,负责阻击楠沙方向增援之敌和掩护捕俘组撤回。

观察哨由3人组成,携带八倍望远镜两具,配置在老口岸以西我方一侧无名高地,担任观察,潜听,随时报告敌情变化情况。接应组由该团一连九班10人组成,位于界河我方一侧,担任机动,负责接应捕俘组撤回。

方案经师首长批准后,侦察排进一步明确了协同动作和信(记)号,组织了战前演练。王金水副师长给侦察排作了动员,提出了完成任务的要求和措施。

【1979年2月,11军33师副师长王金水(持棍者)在越南551高地与官兵留影。王金水副师长是一位传奇人物,他12岁参加革命,经历抗战、解放战争,攻打山西中阳县时活捉敌师长,还曾给贺龙当了9年警卫员。对越自卫还击战前,从14军调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后改编为11军33师),任副师长】

1月30日23时,参战人员(除观察组)在金水河生产队集结,23时40分向边境检查站运动,并在边境站组织休息。1月31日凌晨3时,观察组报告,没有发现越军设伏。凌晨5时,侦察排按火力掩护组、捕俘组,接应组顺序搜索前进。6时,到达界河边,全排展开,进一步观察选择通路位置。6时40分,排长带工兵开辟通路。7时25分进入伏击位置,各组按预定方案准备就绪,赵参谋再次对人员、武器弹药进行检查,全排做好战斗准备,隐蔽待敌。

7时40分,3名越军哼着小调沿公路进入我伏击圈。当后一名敌人进至第一捕俘组位置时,似乎发现可疑迹象,在原地端枪观察搜索。赵参谋当即发出捕俘信号,捕俘组勇猛地扑向敌人。

 

越军资料图片

 

最后一名敌人见势不妙,转身逃跑,排长追捕未成,第一火力组将该敌击毙,同时误伤自己1人(99团特务连文书郭连斌烈士)第二名敌人被我突然打击吓得跪在地下举枪投降,捕俘组猛扑上去,将其捕获。走在前面的越军特工企图顽抗,刚打开冲锋枪保险,六班长一个箭步冲上去,将越军特工的枪挡开抓住,并朝越军特工面部扬了一把沙土,随即绊腿击胸,但被草丛绊住,身体失去重心,与越军特工同时摔倒。

此时,孟宪刚又猛扑上去,在骑胸卡喉的同时,捕俘组一战士不慎手枪走火,击中孟宪刚头部和敌人的下腹部,其余战友将越军捕获。在押俘返回下坡时,这名特军特工突然两腿猛力后蹬,挣脱我两名押俘手,滚下沟去,被五班长击毙。

战斗经过不到5分钟,俘敌1名,毙敌2名。赵参谋迅速组织抢救伤员,打扫战场,收缴武器,交替掩护,于8时25分押带俘虏全部撤回。

此次捕俘行动,基本成功。经验有三:

一是准备很周密。侦察排组织观察哨,每天对预定伏击地区实施观察、登记、分析研究。经一周观察.摸清了敌人的活动规律,熟悉了伏击地区的地形,道路。方案确定后,又反复组织演练,做到了任务明,情况熟,打法清,心中有数。战斗中,捕俘小组进入伏击位置仅15分钟,敌人就进入伏击圈,可见事前侦察十分到位。

 

我军潜伏侦察(资料照)

 

二是“敌变我变”。这次行动原计划是在春节行动,但因敌观察哨突然增至7人,且警惕性较高,随即改变计划,决定1月31日行动。为避开敌布设的地雷、竹签,将渗入点选择在界河边大桥北侧茂密高草处,仅用10多分钟就开辟了通路。根据老口岸地形特点,将设伏点选在距敌观察哨150米的小路转弯处。该地是敌从402高地到边境检查站的必经之路,隐蔽条件好,便于指挥、出击和撤出,3名越军全部进入我伏击圈都未发现。

三是英勇顽强。此次伏击战斗,侦察排严格按照预定方案行动。战斗中,英勇顽强,动作迅速,猛打猛扑。当后一名敌人端枪搜索时,战士赵明俭与越军相距不过2米,他在没有接到捕俘信号前,始终不暴露目标。赵参谋见后一名敌人已有警觉,企图逃跑时,立即发出捕俘信号,达成了捕俘战斗的突然性。

【11军33师99团此次捕俘作战行动,最大的遗憾也是最大失误,是2名战士在行动中误伤牺牲。一位是孟宪刚烈士,山东滕州人,1956年6月生,1975年1月入伍,99团特务连副班长,牺牲时23岁,追记一等功。另一位是郭连斌烈士,四川内江人,1977年1月入伍,99团特务连文书,牺牲时21岁,追记一等功。两位烈士安葬于金平烈士陵园东区7排27号、28号】

此次行动,也存在严重的教训。主要是侦察排初次战斗,缺乏经验;伏击圈过小,队形较拥挤,协同不够密切。战斗打响后,有的战士急于求成,不够沉着冷静,不注意射向,盲目开枪,以致造成误伤自己两人。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